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肺癌发病率已位居恶性肿瘤之首,早期肺癌首选手术治疗,中晚期则提倡以放化疗为主综合治疗。常规放疗受肿瘤周围正常组织耐受剂量所限,很难达到肿瘤根治量,而照射剂量又与肿瘤局部控制率成正比,多年来单纯放疗肺癌的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10%左右。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崭新的放射治疗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肿瘤的局部放射剂量,并减低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剂量。作者采用3DC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联合术中胆管造影 (IOC)、胰胆镜括约肌切开术 (IOEST)诊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LC联合IOC ,IOEST诊断和治疗 10 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6 0 .4 %术前诊断胆囊结石者 ,经IOC发现伴有胆总管结石 ;LC联合IOC ,IO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成功率为 93.4 %。并发轻度胰腺炎 6例、十二指肠穿孔 1例、胆漏 1例、术后气胸 1例、漏诊十二指肠乳头癌 1例、胃潴留 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3.7d。结论 IOC能有效避免漏诊LC中胆总管结石 ;LC联合IOC ,IOEST能一次性有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最早由德国外科医师Georg keuing于1901年作了描述,但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近10a,腹腔镜已成为一种侵袭性非常小的手术。尤其对慢性肝病的诊断、腹腔内恶性肿瘤的分期以及不明原因的腹水,若结合活组织检查,腹腔镜是一种最准确的诊断方式,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志春  孙景武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408-6410
本文综合分析了三阴性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特征,总结了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进展,以提供更好的信息指导TNBC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KZY-2复方制剂对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抗真菌中药复方制剂(KZY-2)对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的优化条件(1640培养基、pH7.0、37℃振荡培养3h),观察药物对白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14053、CCCMC1a)和临床分离菌株(C1-1、C1-4)芽管形成的抑制程度。结果:(1)KZY-2对四株实验菌均具有明显抑制芽管形成的作用,但对不同菌株芽管形成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差异较大,对ATCC14053、CCCMC1a、C1-1、C1-4的MIC依次为:31.25μg/ml;62.5μg/ml;125μg/ml;500μg/ml。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2)药物浓度可明显影响抑制芽管形成的百分率,浓度在50%MIC以下时,芽管形成抑制率均低于30%。结论:KZY-2复方制剂具有明显抑制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的作用,抑制作用的强弱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几种微生物检查实验室的有关要求,对当前微生物检查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设计合法又实用的微生物检查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6年我院完成的1528例Lc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C并发症的发生率1.57%(24/1528),其中胆管损伤2例,术中胆囊动脉出血3例,胆漏2例,腹腔感染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3例,腹壁戳孔结石残留2例,戳孔感染7例,术后胆囊床积液4例。2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LC并发症重在预防。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熟悉解剖、熟练操作是减少LC并发症的关键;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处理LC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化学性胆囊切除术为急性胆囊炎高危病人行急诊胆囊造瘘术后的二期处理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处理方法,目前国内文献报告尚不多见。我们从1995年起,在国内外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经验基础上,行该手术15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作一初步总结报告。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50~78岁,64.5±4.5岁。均为急性胆囊炎或并有胆囊结石,急诊行胆囊造瘘术后,因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心梗、频发室早、房颤)和肺部疾病(慢阻肺等),不能承受或不愿接受二期胆囊切除术病人。均行化学  相似文献   
9.
五味子等29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五味子等29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1)药物用50%乙醇浸提,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观察抑菌圈的大小;(2)琼脂平板连续稀释法测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g/mm)。结果:(1)对三种实验菌均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有15种:五味子、五蓓子、黄芩、大黄、厚朴、秦皮等(抑菌圈直径在12~40m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具有抑菌作用而对绿脓杆菌无抑菌作用的药物有4种:铁苋、丹参、丹皮、黄柏(抑菌圈直径在12~35mm);(3)只对一种实验菌有抑菌作用的药物有甘草、秦艽、夜交藤、七叶一枝花等10种;(4)各药对实验菌的MIC差异较大,对三种细菌以五味子的MIC最低,为6.25~10.00mg/ml。结论:五味子、五蓓子、黄芩、大黄、厚朴、秦皮等15种中草药对全部实验菌具有抑菌作用;铁苋、丹参、丹皮、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具有抑菌作用;其中对三种实验菌抑菌作用最强的是五味子,抑菌圈最大者达40mm,MIC最低(6.25~10.00mg/ml)。  相似文献   
10.
<正>公共关系是一门年轻的人文科学,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由于其特殊作用以及人们对它认识的加深,它作为一门新的职业蓬勃发展;同时,也将作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渗透到社会许多行业中去。 临床诊疗中的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若能应用公共关系的原则和技巧,则有助于其事业发展。曾有人这样定义公共关系:“争取对你有用的朋友。”一门研究如何建立信誉,从而使事业获得成功的科学。把它放在诊疗中应用,则可这样理解:“一门研究如何在相应社区取得更多人的了解、信任、支持,以及同仁、师长们的帮助,在该社区内建立良好形象,树立信誉,从而为个人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