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颈动脉超声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入选对象分为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S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时测定3组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组21例,单支病变组18例,多支病变组29例。结果冠心病患者IMT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增厚(P<0.01),且冠脉造影正常组与单支、多支病变组间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确切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纤溶系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8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0例,同时设立对照组40例,比较3组间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的差异,同时对80例ACS患者进行AngⅡ与PAI-1相关性分析。在ACS患者中选取30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干预性研究,其中ACEI组15例,非ACEI组15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ACEI组加用贝那普利10 mg/d,2周~8周后再次测定PAI-1的水平,比较PAI-1水平下降的情况。结果 ACS患者AngⅡ与PAI-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AMI组AngⅡ与PAI-1水平又明显高于UA组(P0.001)。AngⅡ与PAI-1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b'=0.457,P0.05)。2周~8周后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ACS患者较未使用贝那普利的患者血中PAI-1的水平明显下降(P0.001)。结论 RAS与纤溶系统不是相互独立地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而是密切相关,协同作用,共同参与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80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20 mg组(40 例)和辛伐他汀40 mg组(40 例),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HDL-C明显升高(P<0.01);而辛伐他汀40 mg组较20 mg组作用更为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P<0.01),且辛伐他汀40 mg组作用更显著(P<0.01).结论: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延缓和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并设立对照组43例,分别测定血浆HCY水平及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水平及IMT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且HCY与IMT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HCY血症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20 mg组(40例)和辛伐他汀40 mg组(4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HDL-C明显升高(P〈0.01);而辛伐他汀40 mg组较20 mg组作用更为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P〈0.01),且辛伐他汀40 mg组作用更显著(P〈0.01)。结论: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延缓和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钾镁 (潘南金 )在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降低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2 8例 ,分为二组 ,对照组 14例 ,潘南金组 14例 ,二组均给予静滴格芬达 2 5mg扩张冠状血管 ,改善心肌缺血。潘南金组另给予 10 %葡萄糖 2 5 0ml加入潘南金 30ml治疗 ,1周为 1疗程。结果 :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潘南金组为 2 8 6 % ,对照组为 85 7% ,P <0 0 5 ,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静脉给予潘南金治疗 ,可明显降低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尤其是恶性心率失常的发生率 ,有益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及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刘吉莉  李关海 《中医药研究》2010,(11):1301-1303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纤溶系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8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0例,同时设立对照组40例,比较3组间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的差异,同时对80例ACS患者进行AngⅡ与PAI-1相关性分析。在ACS患者中选取30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干预性研究,其中ACEI组15例,非ACEI组15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ACEI组加用贝那普利10 mg/d,2周~8周后再次测定PAI-1的水平,比较PAI-1水平下降的情况。结果 ACS患者AngⅡ与PAI-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AMI组AngⅡ与PAI-1水平又明显高于UA组(P〈0.001)。AngⅡ与PAI-1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b'=0.457,P〈0.05)。2周~8周后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ACS患者较未使用贝那普利的患者血中PAI-1的水平明显下降(P〈0.001)。结论 RAS与纤溶系统不是相互独立地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而是密切相关,协同作用,共同参与了  相似文献   
8.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S)为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发病年龄多为20岁~45岁,发病率很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异常,尿频不畅,尿道灼热,尿初或尿末疼痛,疼痛放射至阴茎头或会阴部、腹股沟、睾丸,有坠胀不适感,便后尿道口有白色分泌物溢出,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其中疼痛为最主要症状,是患者前往医院就诊的原因.也是影响患者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并设立对照组43例,分别测定血浆HCY水平及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研究。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水平及IMT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且HCY与IMT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高HCY血症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