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MOOC教学方法提高骨科住培医生初期工作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以30名骨科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同一带教老师实施教学。实验组采用MOOC教学方法,学员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在互联网终端学习课程内容,观看完视频讲解后必须在网上完成习题;如有任何疑问,可至讨论交互区与同学及指导老师互动。对照组采用传统学习强化方法学习相同的内容,可采用的方法包括书籍、网络、翻阅笔记、相互交流等。规定学习时间结束后对两组同时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笔试及实际操作考核,评价两组学员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笔试和技能操作成绩分别为(80.23±7.32)分、(73.36±6.41)分,实验组笔试和技能操作成绩分数为(89.58±6.32)分、(88.87±6.23)分;实验组两次考核成绩和考试评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OOC教学方法对骨科住培医生工作初期实操能力有明显提升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多节段非连续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脊柱外科2016年9月-2019年5月收治的24例多节段非连续性胸腰椎骨折的病例资料,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29~63岁,平均44.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7例,道路交通伤7例。术中采用后路经Wiltse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多节段非连续性胸腰椎骨折,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评分、ODI评分情况以及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关键骨折椎体Cobb角等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50min,平均120.8min;失血量100~240mL,平均150.6mL;术后第1天引流量为70~120mL,平均为100.5mL;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6分,术后为2.3分,疼痛明显缓解;术前ODI指数平均为26.7分,术后为8.2分;术前关键骨折椎体Cobb角平均为27.8°,术后1周为9.1°,末次随访时为9.9°。术后随访3~32个月,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无医源性脊髓损伤发生,脊柱活动度正常。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非连续性胸腰椎骨折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患者恢复,临床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3.
殷翔  王颖博  刘佰易  刘瑶瑶  刘鹏  赵建华 《重庆医学》2018,(8):1036-1039,1043
目的 对比分析同种异体骨环与钛网修复青少年脊柱结核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青少年脊柱结核后凸畸形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类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钛网修复,观察组患者给予同种异体骨环融合修复,术后随访2~5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修复材料与椎骨融合情况、神经功能评分,手术前后Cobb角、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融合时间、局部疼痛发生率和活动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材料松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A级和B级脊髓损伤,观察组患者D级和E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Cobb角、ESR及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和术后结核复发.结论 同种异体骨环与钛网修复青少年脊柱结核后凸畸形的疗效均满意,同种异体骨环的融合时间较长,早期稳固性较钛网差,早期需要结合支具保护,但患者临床效果更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索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38名进入脊柱外科见习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9人)与对照组(19人)。以齿状突骨折为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带教,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3D打印技术带教。见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和模拟手术操作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对照组课后即刻考核和课后1个月考核的成绩分别为(82.23±7.52)、(72.36±6.39)分,实验组课后即刻考核和课后1个月考核的成绩分别为(85.58±6.32)、(80.87±6.23)分。实验组两次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临床见习中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融合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脊柱外科行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165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89例;年龄55~78岁,平均64.0岁。其中胸腰段骨折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腰椎滑脱症34例,腰椎管狭窄症51例,腰椎内固定翻修术5例。术后发生DVT的21例患者作为DVT组,其余144例作为非DVT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凝血四项、D-二聚体、是否使用抗凝药、是否输血和手术情况等一般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DVT组和非DVT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70岁、BMI≥24kg/m^2、输血、卧床时间≥5d、血清TG水平增高是老年腰椎融合术患者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而术后两组患者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D-二聚体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发生下肢DVT患者血栓均位于小腿远端。结论年龄≥70岁、BMI≥24kg/m^2、输血、卧床时间≥5d、血清TG水平增高的老年患者在施行腰椎融合术后早期易出现下肢DVT。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腰椎融合术后应积极预防DVT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科采用经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14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术前、术后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 X 线检查,并测量整体矢状位平衡数据,评定植骨愈合情况、临床疗效、矢状位矫正程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 X 线片示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最终随访时植骨愈合满意。术中均未出现脊髓损伤、神经根断裂、大血管损伤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出现股神经牵拉症状,6周后缓解。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前髂肋距2~5 cm,术后8~11 cm。术前矢状位失衡数据:颈7椎体铅垂线距离骶骨后上角距离术前为12~35 cm,术后为3~8 cm,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佩戴胸腰部支具3个月,随访期间无后凸畸形加重及内固定失效、断裂。结论经后路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安全有效,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