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2016-2017年在新疆巴里坤县对国内外1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第一年均能完成从出苗到分支的生育过程,由于品种的差异导致各个生育期时间有所不同;在冬季常规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冬灌覆雪和不冬灌覆雪),标靶、冰驰、和田大叶和阿尔冈金等四个紫花苜蓿品种越冬率89.65%~98.53%,是最适宜当地气候的紫花苜蓿品种,在有冬灌条件的地方,岩石(97.65%)、DS310FY(98.45%)和勇士(98.96%)也可作为候选补充品种;在第一年冬季进行科学田间管理(冬灌和覆雪)可有效地保护和提高紫花苜蓿越冬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全面准确掌握新疆天然草原植被生长基本规律,综合评估新疆草原状况,定性分析评价草原资源消长动态和变化趋势,实现草原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方法】以新疆天然草原为研究对象,结合2021-2022年地面监测数据,通过利用MODIS影像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新疆天然草原返青期状况、生长期状况和枯黄期状况的变化规律。【结果】2022年草原植被返青期较2021年提前5 d,3月5日起开始陆续返青,至4月28日返青基本结束,共持续54 d。2022年全疆草原植被长势较2021年同期持平略好,其中北疆、南疆大部分植被长势好于2021年同期,东疆大部分植被长势差于2021年同期。2022年草原植被自8月中旬陆续进入枯黄期,持续到10月下旬大部分地区枯黄结束,68.6%草原植被进入枯黄期,与2021年一致。【结论】全面了解和掌握新疆天然草原物候期的变化规律,有效估测不同年份草原植被长势状况,对科学管理和划定草畜平衡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等具有重要借鉴作用,能够切实提升草原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