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1.
我们自1978年元月至1980年9月对87例慢性气管炎病人应用转移因子(TF)进行了疗效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TF注射液系由本实验室制备,经无菌无毒,无热原试验及生化鉴定合格,每支含2毫升,相当于脾脏组织1.0~1.5克,每周2~3次,每次2支,上臂内侧皮下注射,2个月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05例PUVA治疗的银屑病患者,于疗前测定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状态.发现:疗前LTT值较对照组低,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血清IgG, IgM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水平明显升高.后者水平明显降低(P<0.01).此外,对其中31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PUVA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变化观察,发现PUVA疗后患者血IgM及LTT值与疗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前者较疗前明显升高,后者明显降低.可见PUVA疗法对银屑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抑制现象,这就可能增加了癌症发生的危险性,也可能使银屑病的复发加重.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机理,倾向于一种免疫性疾病。为证明这一问题,我院曾于1983年11月至1984年2月以随机分组方式对109例EHF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其CIC、C_3、CH_(50)及特异性抗体IgG、IgM。本文就这一结果报道如下,并着重讨论EHF免疫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以及人白细胞干扰素(IFN)对这些免疫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透析法提取的小牛胸腺素.其分子量在6000.以下,故较为安全,注射前不需作皮内试验,经数千人次注射禾发生过敏反应,尤应指出应用本制剂可以避免出现象类固醇激素的不良反应1978-1980年期间用该制剂治疗自家免座性皮肤病共44例(其中SLE36例,DLE8例).研究结果,总有效率为95.6%.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控制或改善;淋巴细胞转化19例中有15例恢复正常,26例的LE现象完全阴转,ANA试验23例中阴转者20例,本文系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5.
<正> 自1961年Miller 氏和Good 等进行新生期小白鼠胸腺摘除建立了T 细胞和B 细胞的概念以来,从此才明确了胸腺在免疫学上的极端重要的地位。1966年Goldstein、While 等首先从小牛胸腺提取了胸腺素,1972年将这种有免疫活性的物质命名为胸腺素(Thymosin),从此迎来了胸腺素研究的黄金时代。胸腺素F_5的提取成功,国内刘士廉氏也已有报道。我们在参考学习胸腺素F_5提取方法的基础上,以透析法提取了胸腺激素,经过动物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已有不少的治疗方法,但大多不很理想,迄无特效的疗法。已知干扰素(IFN)不仅能抗多数病毒,具有调节免疫和封闭毒素受体的作用。干扰素用于EHF 的治疗报道很少。本文就40例治疗结果探讨IFN 在EHF 治疗上的价值。病例和方法一、病例选择80例患者系1983年冬EHF 流行高峰期间在陕西省长安县医院收治,诊断全部符合  相似文献   
7.
<正> 病例选择:经临床实验室检查,根据1971年美国风湿协会公布的14项诊断标准其中有4项或4项以上并以激素治疗无效者。男性患者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盘状红斑狼疮5例)。女性患者14例(均系系统红斑狼疮)。发病年龄及病期:有10岁—70岁不等,病期有1年—6年以上不等。  相似文献   
8.
<正> 人体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干扰素是Gresser 1961年首先发现的。国内自1975年以来采用人的新鲜静脉血从中提取出活性良好的白细胞以供诱生干扰素。我们采用杜平氏改良法应用人脐血代替静脉血,抗凝全血代替提取的白细胞,取得了成功,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