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5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青年细支气管肺泡癌X线平片及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年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胸片与CT表现特征性和病理学发生基础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诊断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4例。经纤支镜,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胸片及CT表现以及转移灶的特征表现,探讨各型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根据大体病理及相对影像上病变形态和分布特点,可将细支气管肺泡癌分为孤立结节型5例占21%,多发结节型11例占46%,弥漫型8例占33%。其中孤立结节型相对特异型征象较多,如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多发结节型;胸片表现为两肺中下叶棉球样征象,但CT显示为两肺弥漫多发结节状,碎路石征象,常伴有胸膜牵拉等征象;弥漫粟粒型:两肺中下叶呈粟粒样改变,部分病例有融合,实变现象,临床上易误诊为粟粒型肺结核,转移瘤或肺炎等疾病。另外,细支气管肺泡癌骨骼转移灶呈浸润性破坏,分布较广,以肋骨和锁骨侵犯为多见。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对各型的征象表现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结合临床特点,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局限性。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27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检查,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行平扫,扫描完毕后将原始数据传输至螺旋CT工作站,经分别选择采用VE、MIP,VR、MPR等三维图象后处理。结果发生于膀胱三角区21例,其中累及输尿管开口区17例(右侧12例、左侧5例),右侧壁4例,左侧壁2例。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形态特征侵犯程度转移部位等方面价值各有不同。结合使用可以相互弥补,极大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及显示癌灶的具体部位及比邻关系更加直观,逼真。  相似文献   
3.
咽麻痹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喉新村痹同时发生,它为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病变的表现之一。本例患者半年前误诊为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半年后因出现新的症状再次来我院诊治。  相似文献   
4.
精神病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胸片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精神病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胸片表现。方法 随机收集精神病人肺部感染影像资料74例,结合精神病特殊人群临床及胸片特点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74例病人中,部分临床症状不善典型,其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支气管肺炎2l例,占28%;间质性肺炎37例,占50%;吸入性肺炎11例。占15%;肺脓肿5例,占6%。结论 精神病人肺部感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支气管肺炎及间质性肺炎常见,其胸片表现亦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在急性CO中毒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CO中毒脑损伤患者的颅脑MRI和临床资料。结果CO中毒脑损伤的MRI表现主要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及苍白球出现长T1、长T2信号灶,两侧对称。MRI表现可分3型,即脑白质型、苍白球型及脑混合型。结论MRI检查可确定急性CO中毒脑损伤的程度及范围,对急性CO中毒脑损伤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宫颈闭锁(Congenital atresia of cervix)在临床上比较罕见,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所致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放射学特征。方法对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发生肠麻痹不同时期临床放射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56例临床表现均有渐进式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依据卧立位腹部X线平片表现分为四期:胃结肠积气型(早期)19例;结小肠积气型(中期)18例;肠梗阻型(重症期)15例;肠坏死型(晚期)4例。早~中经保守治疗可痊愈;重症~晚期经减药、加用胃肠动力药、行胃肠加压和抗菌等治疗措施,部分可恢复功能;其中3例因低血钾、电解质紊乱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1例在手术中发现肠坏死面广,粘连而行姑息手术,术后死亡。结论各类抗精神病药均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以氯氮平(53.5%)最多见,可能与剂量及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X线检查可及时准确诊断肠梗阻,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治疗措施,提高精神病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的CT表现。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81例患者的临床CT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目测法将精神分裂症脑结构形态异常进行CT分型,即皮层脑萎缩、单纯脑室扩大、弥漫性脑萎缩。结果 CT颅脑扫描检查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检出率57.64%。CT分型:皮层脑萎缩317例、单纯脑室扩大184例、弥漫性脑萎缩80例。脑结构异常者病程10年者共436例(75.04%),年龄在21~55岁者共476例(81.93%)。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检出率较高,各种类型的脑结构异常者病程以10年以内为主,且以青壮年居多。  相似文献   
9.
党连荣  崔李玮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06-2806,2846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性。方法:对132例精神病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32例肺部感染中,急性肺炎84例,慢性肺部感染28例。急性肺炎以中青年、病程3年以下多见,以右肺上中叶和左舌叶节段实变阴影为主;慢性感染以中老年多见,病程3年以上,以两肺中下叶、肺底和脊柱两旁见斑片状或条索状阴影为主。结论:精神病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症状不典型,进行合理的诊断、及时治疗,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精神病患者合并麻痹性肠梗阻临床特点与放射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并发麻痹性肠梗阻(肠麻痹),是肠运动功能失调导致内容物不能有效转运而发生的,是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了更深入认识和总结肠麻痹,收集了我院近10年,在精神科住院合并肠麻痹53例精神病患者,对肠麻痹的临床特点与放射学检查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该人群肠麻痹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