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心电图异常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2月至2010年5月入住我院ICU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分析其心电图异常与肌钙蛋白(IcTnI)、GCS评分、感染、血电解质、血氧饱和度、体温、血糖、颅内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69.5%,ECG异常改变中主要以ST-T改变和心律失常多见,多发生于重型颅脑损伤后24~72h内,且心电图异常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cTnI〉1.0ng/L、GCS评分〈8分、血糖〉8.0mmol/L、血氧饱和度〈90%、颅内压力〉200cmH2O(1cmH2O=0.098kPa)、体温〉38.5℃、电解质紊乱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针对导致心电图异常的相关临床因素采取积极的临床干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BCS)的有效方法,术中测定下腔静脉、右心房及肝静脉的压力,可为定位、定性诊断及指导介入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现将我们的简易测压方法及其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癌介入治疗后的肝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CC)患者应用动脉内药物灌注和栓塞(TACE)术既可单纯治疗,又是栓塞后部分肝切除或肝移植前的处理方法.TACE术对肝功能的影响文献报道较少.本文评价111例HCC患者在TACE后肝功能的变化,做为对病情预后或进一步治疗的判断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立芷雪,商名Reptilase,(源于reptile爬行类+ase酶),临床应用作为止血或减少出血的辅助药物,一般甚为安全。其2000年的通行定义,为大具窍矛头蝮蛇毒液中的酶,它分解纤维蛋白多肽使纤维蛋白原凝固venom of Bothrops atrox that clots fibrinogen by splitting off its fibronopeptide)。本文介绍超声介入1例患者注射该血凝酶(haemocoagulabe)后发生过敏反应,因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及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在彩超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并在125I粒子间间隔植入5-FU缓释剂。术后1、2、6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及CT检查,根据肿瘤大小变化和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对疗效进行分级。将疗效分为4级:Ⅰ级:明显缓解(OR)(肿瘤缩小50%以上);Ⅱ级:缓解(PR)(肿瘤缩小25%~50%);Ⅲ级:轻度缓解或虽然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但临床症状明显缓解(SD)(肿瘤缩小1%~25%);Ⅳ级:无效(PD)(肿瘤大小无变化或增大,临床症状亦无缓解)结果:术后复查,1个月: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3例;2个月: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6个月: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0例。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及5-FU缓释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创伤小,并发症少,姑息止痛效果好,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影像技术的发展,改革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和实验内容。简化X线物理及核物理等内容,扩充新成像技术,并与相关课程联合互补,以使课程内容适应新技术和新的教学要求。方法:根据我校实际课程体系,结合学生就业方向。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实验等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更新实验项目:并同医学图像处理相结合,交换和整合相关联的课程内容。最终制定出合理完善的理论与实验教学架构,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验证。结果:获得较为适合学科发展和教学实际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与实验大纲应根据学科发展及时调整,适应新的技术需求和方向。细化医学影像物理学内容,强调医学图像处理技术,更新医学物理学实验,并与知识关联性强的课程进行统一整合和建设,以适应技术发展和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纵隔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14~18G切割式自动活检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对34例纵隔病变需明确诊断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结果:34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35次穿刺取材,32例做出了明确的组织学分型诊断, 组织学确诊阳性率为94.1%(32/34).结论:超声引导下纵隔病变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及确诊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疑难纵隔病变确诊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13岁,因自幼年起视力低下,近半月左侧头痛、眼痛、嗜睡,于1992年10月13日收入院。父母系近亲结婚。 体格检查:外观瘦长,身高160cm,嗜睡,心肺(一)。眼科检查右眼Fc/20cm,左眼Fc/30cm,矫正(0.1)双。右外眼(一),左眼混合性充血( ~ ),前房深,房水混( ~ ),双晶体均向颞下方脱位。眼底可见:乳头及血管。神  相似文献   
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护理工作功不可没 ,我们所治疗病人 56例 ,87髋 ,疗效满意 ,就其护理要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6例中男性 50例、女性 6例 ,年龄在 2 6~ 68岁 ,其中双侧者 31例 ,单侧者 2 5例 ,有外伤史者 6例 ,长期饮酒史者 30例 ,按Ficat分期Ⅰ期 4 2髋 ,Ⅱ期 2 4髋 ,Ⅲ期 18髋 ,Ⅳ期 3髋。介入治疗 1次者 4 8例 ,2次者 8例 ,全部病例经介入治疗后疼痛消失 ,多数病例功能恢复正常或达到Ⅰ级。本组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仅有暂时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护理要点一、术前护理本组病人由于患病时间长 ,…  相似文献   
10.
介入诊疗观察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入放射学目前开展的项目繁多 ,而对于介入治疗病人的观察不外乎采用病房和观察室两种模式。不论采用何种模式 ,护理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我科从 1996年 1月建立介入观察室以来。共有 6 5 0 0人次在我们室进行观察 ,均达到病人平安康复出院的效果 ,特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期间共观察病人 6 5 0 0人次 ,血管内介入诊疗病人 5 5 0 0人次 ,非血管性介入诊疗 10 0 0人次 ,前者中含作脑血管造影病人 10 0 2人次 ,肿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35 0 0人次 ,其余为股骨头无菌坏死 ,四肢血管性疾病等患者 ,后者则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