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4 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治疗情况 ,其中 38例伴有单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SAP -Ⅱ )。将早期手术治疗的SAP -Ⅱ 2 3例与早期非手术治疗的SAP -Ⅱ 15例在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中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0 .4 3% (7/ 2 3)和 34.78% (8/ 2 3) ,早期非手术组中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6 6 .6 7% (10 / 15 )和 4 6 .6 7% (7/ 15 ) ,两组比较早期手术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早期非手术组 (P <0 .0 5 ) ,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别不大。结论 :早期手术对一些严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Ⅱ )患者是必需的。在SAP早期保守治疗期间出现 1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时应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介导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AHTR)发生率 1/ 2 5 0 0 0 (人 /U血 ) ,致死性的AHTR发生率为 0 .5~ 1/ 10 0 0 0 (人 /U血 )。为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同行们对输血工作的高度重视 ,预防AHTR的发生 ,现将笔者参与的 1例AHTR的抢救经过、发生原因及抓紧抢救机会的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及抢救经过  陈×× ,男 ,5 7岁 ,食道中段癌入院。查体 :T37.9℃ ,P 80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2 / 8kPa ,经钡餐检查 ,食道粘膜中段紊乱充盈缺损 ,胃镜检查诊断为 :食道中段鳞癌 ,有明确手术指征。患者于 1996年 6月 2 2日上午 11时在全…  相似文献   
3.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治疗方法较多。以手术切除为主,如果手术方法及操作不当术后复发率高,少数术后多次复发,切除次数越多浸入基质层越深,7年来对5例多次手术切除后复发的翼状胬肉切除,取另一只眼上穹窿结膜移植,控制了复发,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内异丙酚复合麻醉对腹部手术患围手术期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将腹部手术患40例,随机分为静脉内异丙酚复合麻醉组(A组)和静脉内普鲁卡因复合麻醉组(B组),每组各20例;用放射免疫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两组患麻醉前、麻醉后2小时、术后2小时、术后24小时血浆中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同时动态监测血压的变化。结果A组和B组血浆ET在麻醉后2小时和术后2小时较麻醉前均升高,B组显高于A组。A组血浆:NO在术后2小时较麻醉前显升高,麻醉后2小时和术后2小时A组均高于B组,而B组在麻醉后2小时和术后2小时较麻醉前均降低。两组ET和NO在术后24小时均恢复正常。A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在围术期无明显变化,而B组在麻醉后2小时和术后2小时较麻醉前显增高。A组在麻醉后2小时血浆ET、NO与SBP和DBP均无相关关系。B组在麻醉后2小时血浆ET与SBP和DBP呈显正相关;而NO与SBP和DBP呈显负相关。结论 ET与NO在静脉内异丙酚复合麻醉中对血压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异丙酚对ET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可明显提高腹部手术患体内NO水平而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使ET/NO的平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附一院和附二院1960年3月至1981年12月老年急腹症1389例(不包括1967~1973年内病例),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白内障伴视网膜母细胞瘤一例余永康患儿男,3岁,出生后2个月其母亲发现患儿左眼内长“白蒙子”,未引起家长重视。后因“白蒙子”逐渐增大,于1991年6月到某地区医院及某医学院检查诊断为“左眼先天性白内障”,建议手术,因家长有顾虑未接受。1991年1...  相似文献   
7.
20年来我院成人急性肠梗阻发病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雄  刘长安  高根五  周洪伟  余永康 《重庆医学》2002,31(11):1081-1083
目的 了解 2 0年来我院成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 将 1980~ 1999年我院住院手术的成人急性肠梗阻 5 6 6例 ,分为前 10年组 (A组 )和后 10年组 (B组 ) ,比较发病原因等情况 ,结果用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主要病因为嵌顿性腹外疝 (44 .35 % )、肠粘连 (2 7.5 6 % )和结肠肿瘤 (15 .5 5 % ) ;嵌顿性腹外疝和结肠肿瘤患者年龄分布集中在 6 0~ 80岁 ,而肠粘连患者较分散 ;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 ,死亡率为 2 .12 %。 (2 )与A组比较 ,B组结肠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肠粘连发病率减少 ,手术前后病因诊断符合率提高 ,由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一期吻合增多 (P <0 .0 5 )。结论 嵌顿性腹外疝、肠粘连和结肠肿瘤是引起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 ,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 ;后 10年结肠肿瘤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明显增多 ,手术前后病因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 ,结肠癌的手术方式一期吻合增多。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乳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本文采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设计和研制的HIFU治疗机,为7例患者进行了HIFU定点辐照。5例患者辐照后分别于1d、5d、6d、14d,4个月地乳癌根治术或乳房部分切除术,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HIFU对肿瘤的破坏情况。结果:HIFU辐照后肿瘤组织全部被破坏.结论:HIFU作为乳腺局部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但不能用于腋窝林巴结转移的治疗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值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6例乳腺癌、67例乳腺增生和2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f-PSA、t-PSA,并计算f-PSA/t-PSA比值,评价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f-PSA/t-PSA为0.15为判断上限时,其诊断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7.5%,诊断准确性为88.6%,明显优于t-PSA和f-PSA单测结果。结论 f-PSA/t-PSA比值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