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31例肺癌脑转移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31例肺癌病人的脑CT扫描表现,认为脑TC扫描能早期发现转移病灶及转移的部位、范围、程度,从而指导临床诊治,了解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CT常规扫描与薄层骨算法重建扫描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0例外伤性颅底骨折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所有检查均采用SOMATOMAR或GEHispeedNX/iProCT扫描机,均先行头颅CT常规扫描,层厚层距均为10mm,再行薄层颅底扫描骨算法重建,层厚层距均为1mm~3mm。结果80例颅脑外伤均有颅底骨折的临床体征,但头颅CT常规扫描仅有23例显示骨折线,而薄层骨算法重建扫描颅底80例均见明确骨折线,其中19例见多发骨折。并且对中颅窝、前颅窝极不容易直接显示骨折的部分区域也可清楚显示。同时可更清楚地显示出筛窦、蝶窦、及乳突气房内积液情况。结论薄层颅底扫描骨算法重建明显优于头颅CT常规扫描,它可以明确显示颅底骨质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而客观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6例陈旧性输卵管妊娠的CT诊断,结合临床,病理及文献进行分析,认为陈旧性输卵管妊娠的CT表现具有以下特点:(1)盆腔内无强化的囊,实性肿块影。(2)直肠子宫凹陷陈旧性血性积液。(3)包块边缘清楚,光滑,无盆腔壁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CT检查为诊断陈旧性输卵管妊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血管瘤发生于鼻腔鼻窦者较多见,其发病隐匿,患者平时表现为鼻出血,虽为良性肿瘤,但常因骨质破坏及侵犯周围器官而误诊为恶性肿瘤,我们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例鼻腔鼻窦血管瘤的CT表现及特征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影像诊断的认识及临床术前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5.
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明确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扫描发现的 77例胰腺囊性病变。结果 发现胰腺恶性肿瘤囊性病变、转移性囊性病变、良恶性囊腺瘤及急慢性胰腺炎并假囊肿形成的不同CT影像特征。结论 了解胰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可作出鉴别诊断 ,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早期胸部病变的CT表现.结合病理及临床特点进行鉴别诊断,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SM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变早期胸部CT扫描表现为肺内实质性改变,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明显增大;主要临床症状为无诱因反复发热、咳嗽、胸痛、体重明显减轻等;显微镜下活检有内芽肿样变、坏疽和中性粒细胞漫润,胞浆内以圆形或短棒状,似有荚膜的颗粒状物为主.结论:PSM临床较少见,肺部受累最早、最常见,对临床疑似病例,在排除结核、肿瘤等疾病的情况下,结合胸部CT特征,应考虑PSM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对膀胱肿瘤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膀胱肿瘤病人(均有手术或膀胱镜病理证实)进行螺旋CT扫描,运用独立工作站的后处理软件对集数据进行MPVR、CTVE、SSD等多种成像显示。结果:各种显示法均能得到清晰、高质量图像。结论:在CT后处理方法中,各种单一成像显示方式均存在显示局限性,联合运用多种成像技术能更好体现CT后处理对膀胱肿瘤评估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肠系膜原发恶性肿瘤少见,本组收集了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肠系膜恶性肿瘤,分析其CT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本组共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50~70岁,平均(59.1±6.6)岁。其中肠系膜恶性周围型神经鞘瘤1例,小肠系膜纤维肉瘤2例,肠系膜恶性畸胎瘤2例,肠系膜平滑肌肉瘤2例,肠系膜恶性淋巴瘤4例。GE H ispeed CT/i螺旋CT机,层厚10 mm,P itch:1?1。平扫后用高压注射器,延迟时间为70 s。增强扫描以3 m l/s速度静脉注射欧乃派克(Omn ipaque)50~100 m l。2结果2.1 CT表现2.1.1肠系膜恶性淋巴瘤(4例)腹盆腔内被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CT间接造影检查和DSA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同时完成CT及DSA检查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比较两者的特点.结果 CT在26例患者均明确显示血栓形成部位,长度及侧枝循环情况.其中5例显示髂静脉血栓(DSA显示1例),25例显示股静脉血栓(DSA显示18例),7例显示股深静脉血栓(DSA显示3例),12例显示帼静脉血栓(DSA显示1例),6例显示胫、腓静脉血栓(DSA未显示).结论 CT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显示优于DSA检查,能显示DSA检查难以显示的盆腔静脉血栓及胴、胫、腓静脉血栓,且能通过CT检查引导DSA进行介入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