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江西地区人群HLA-B27亚型分布情况,分析HLA-B27亚型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BT(测序法)高分辨率基因分型技术,对HLA-B27 PCR-SSP(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法)低分辨基因检测阳性的97例AS确诊患者标本和2013年1-12月本实验室检测的1001名江西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中22名HLA-B27携带者进行HLA-B27基因高分辨率分型。结果 97例HLA-B27阳性的AS确诊患者标本中,进一步采用PCR-SBT高分辨率分型检测,其中81例为B27*04亚型,占83.51%,其余16例为B27*05亚型,占16.49%;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检出22例HLA-B27携带者,HLA-B27亚型分布为:1例B27*02亚型,1例B27*03亚型,15例B27*04亚型,1例B27*06亚型,4例B27*07亚型,未发现B27*05亚型。结论江西地区的AS患者HLA-B27基因亚型以B27*04为主,其次为B27*05。健康人群B27基因携带者与AS患者在主导亚型分布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在亚型种类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Rh D阴性献血者Rh表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对初筛为Rh D阴性的252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阴性确认,用单克隆抗-C、抗-E、抗-c、抗-e血清试剂对Rh表型进行检测,并筛查其不规则抗体。结果 252例初筛阴性的献血者中,确认为Rh D阴性者245例(97.22%)。表型分布以ccee(53.06%)居多,其余依次为Ccee(37.14%)、CCee(4.89%)、cc Ee(3.27%)、Cc Ee(0.82%)、cc EE(0.82%)。245例阴性献血者中有5例献血者产生抗D。结论对本地区Rh D阴性的无偿献血者Rh表型及不规则抗体进行调查,有助于建立丰富Rh 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只有对血液的保存状态持续监控,才能确保血液始终在正确的条件下储存[1].血液储存温度与血液质量密切相关,全血及成分血在储存过程中对温度非常敏感,对冷藏设备的温度实施有效的监测和记录对于保障血液质量来说至关重要[2,3].本中心自2009年引进温度自动监测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温控系统),自动监控对中心储存的血液和试剂冷藏设备温度,为对这套温控系统的使用效果作出评价,我们抽取本中心储血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将温控系统和人工温度监测记录作了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血液质量控制,提高临床用血的质量,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身体健康,各血站依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等相关规定,对血液开展质量监测.但各血站自行开展质量监测,存在资源浪费、监控不力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全省集中开展血液质量监控非常必要,能取得更好的质量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成分输血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现采供血机构的血液成分分离率高达99%以上.然而在血液成分制备的过程中,存在众多因素会对血液质量造成影响[1,2],其中由离心引起血袋破损则是导致血液报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干化学试纸法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 ALT 初筛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126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分别采用干化学试纸法与速率法进行ALT检测。结果干化学试纸法和速率法对ALT的检测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干化学试纸法筛查ALT,对环境要求宽泛,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合用于血站对街头无偿献血者的 ALT初筛工作。  相似文献   
7.
Kidd血型系统是目前认知已较为清楚的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之一,JKa抗原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被发现。由于该系统抗体性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临床上常导致严重的迟发性溶血输血反应,引起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亦偶见报道。笔者在输血前疑难交叉配血的抗体检测中发现抗-JKa抗体,并对其血型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淘汰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与性别、血型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对无偿献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A¨不合格者进行追溯性调查及分析。结果在199427例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3311例ALT不合格(不合格率1.66%),对不合格人群的统计分析发现,ALT不合格与献血时间、性别、年龄及血型有关。结论献血前对献血者ALT筛检时,应重点对25~45周岁男性献血者筛查。  相似文献   
9.
南昌地区献血者血液内毒素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输血安全、有效是采供血机质量目标的重点[1-2],细菌污染是影响血液质量最常见因素之一,而且主要是由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革兰阴性细菌可产生内毒素,为此,本中心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南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内毒素,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溶血是血液报废,尤其是血浆报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中心2006~2009年溶血致血浆报废占血浆报废总数的0.2%、0%、2.0%、4.8%,呈逐年上升之趋势,与相关报道相符[1]。尤其是2010年1~6月,报废率出现异常增高趋势,达7.1%。我们对今年4~6月溶血致血浆报废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