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PCE法测定蛹虫草及其培养物中核苷类化合物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蛹虫草中核苷类化合物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法 ,比较天然蛹虫草及其培养物中核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 在HV - 30 1高效毛细管电泳仪上进行定量分析 ,采用石英毛细管柱 ,以pH9.0的 4 0mmol·L-1 硼砂溶液作为电极缓冲液 ;分离电压为 1 6KV ;检测波长为 2 5 4nm。结果 天然蛹虫草中核苷类化合物主要集中在子座部分。人工培养蛹虫草子座和菌丝中虫草素的含量分别是天然蛹虫草子座中的 5 .0 4倍和 1 0 .85倍 ;液体培养蛹虫草菌丝中腺嘌呤、腺苷、尿苷、鸟苷含量均高于固体培养蛹虫草子座。结论 天然蛹虫草及其培养物中核苷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可以用于蛹虫草的定量分析 ,具有分离度高、简便、准确 ,样品消耗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用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进展(1)于荣敏,张惟材,张辉沈阳药科大学药物研究所110015细胞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按照人们的预想方案,有计划地保存、改变和创造遗传物质的技术,亦即在细胞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创造设计.由于植物的一个细胞犹如一株潜在的...  相似文献   
3.
<正>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为一广布于我国内蒙古及西北大部分地区的有毒植物。常为牲畜所误食。因而给内蒙古等地的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该植物的有毒成分众说不一。有人认为,其毒性乃为含硒量过高所致。我们在确证其毒性部位为总生物碱的同时,对其含硒量也进行了原子荧光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苦木苦味素类抗癌剂研究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苦木苦味素类成分及其与抗癌活性的关系;苦木苦味素类抗癌活性成分的结构改造与合成研究;苦木苦味素类成分的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等。认为从植物中寻找更加有效的苦木苦味素类抗癌剂及对比较有苗头的此类抗癌剂的结构改造与全合成工作仍是今后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不同植物激素及其配比对黄花乌头体细胞胚胎诱导及植株再生进行研究,为药用植物黄花乌头的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黄花乌头的茎、叶、胚轴、胚根和子叶为外植体考察不同植物激素对黄花乌头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 外植体接种于MS 2,4-D 1mg/L 6-BA 0.5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在MS 2,4-D 0.2rng/L 6-.BA 0.5mg/L的培养基上连续继代几次后,分化出淡绿色具有圆锥状或原球状突起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能够在MS 6-BA2 mg/L的培养基上形成不定芽,该芽能够在MS+IBA 0.5mg/L的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结论 利用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可以成功地得到再生植株,从而为濒危植物黄花乌头的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野罂粟悬浮细胞培养及其野罂粟生物碱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罂粟细胞悬浮培养及其次生代谢物野罂粟生物碱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培养的中后期补充营养物质可促进细胞生长及生物碱的累积。3%的蔗糖浓度对细胞的生长最为有利;4%的蔗糖对总生物碱的累积最为适宜。悬浮细胞在pH5.7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为旺盛,而在pH5.4的培养基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最高。取IC法测定野罂粟悬浮培养物中野罂粟碱的含量为0.0235mg/g DW,黑龙辛甲醚的含量为0.022mg/g DW。  相似文献   
7.
人工培养蛹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人工培养蛹虫草多糖类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方法采用SephadexG 10 0柱色谱法进行了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化学和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其化学结构特征。结果分离得到CPS 1、CPS 2和CPS 33种多糖 ,其单糖组成分别为 :CPS 1:鼠李糖 木糖 甘露糖 葡萄糖 半乳糖 (1∶6 .4 3∶2 5 .6∶16 .0∶13.8) ;CPS 2 :鼠李糖 葡萄糖 半乳糖 (1∶4 .4 6∶2 .4 3) ;CPS 3为只含葡萄糖的均一多糖。 3种多糖的分子量分别为 2 30 0 0、12 90 0和 5 0 0 0。CPS 1主要含有β糖苷键 ,CPS 2和CPS 3主要含有α糖苷键。 结论CPS 1为一种含有 5种单糖 ,糖苷键为 β构型的多糖 ;CPS 2是一种含有 3种单糖 ,糖苷键为α构型的多糖 ;CPS 3是一种仅含葡萄糖、糖苷键为α构型的多糖  相似文献   
8.
生物活性成分是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以其公认的高效和高选择性的温和催化体系的特征正在中医药学等学科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了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与中药现代化的关系及其诸多应用(尤其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并进行了探索性展望。  相似文献   
9.
毛蚶中抗癌活性肽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P-HPLC技术分析毛蚶中的抗癌活性肽.毛蚶活性肽的最优分离条件为:温度:30℃;波长:280nm;流速:1.0 ml/min;流动相A为80%乙腈(含0.1%TFA),流动相B为0.1%TFA水溶液,梯度洗脱.应用上述条件,成功地得到了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并确定了14个共有峰.  相似文献   
10.
姬松茸子实体中活性肽的分离及其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姬松茸子实体中活性肽并对其组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两次葡聚糖凝胶色谱法从姬松茸子实体提取的肽类物质中分离获得活性肽,然后采用水解法分析活性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从姬松茸子实体中分离得到活性肽,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活性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是一种具有高F值的寡肽。结论:该活性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将其命名为巴特力寡肽(Bestlif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