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87年10月至1988年11月,利用DZY-A型脑立体定向仪,为11例病人施行脑立体定向手术13次,按疾病种类分为三类,分别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1.帕金森氏病:共7例,进行脑立体定向手术9次。男5例,女2例,年龄36~60岁,病程2~4年,其中6例以肢体震颤为主,另1例伴肌强直和运动徐缓;双侧症状者3例,单侧症状者4例。脑立体定向手术中均以丘脑腹外侧核的腹中间核(Vim)为目标点。术后5例均获显著效果(肢体停止颤动、肌强直和运动徐缓症状亦获得改善),2例术后肢体颤动改善不理想,半年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自1985年以来,用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05例,疗效满意。但由于治疗中操作失误,穿刺针误入静脉孔,电凝舌咽、迷走和副神经,致使静脉孔综合征3例,现预报告。临床资料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45岁、70岁及74岁。临床表现为术后声嘶、吞咽困难和进食呛咳。查体为舌后1/3味觉减退,病侧声带及软腭麻痹,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软弱。应用维生素B_1、B_(12)及补液等对症治疗,恢复较缓慢。完全恢复分别为术后3月、8月及1年,可能与电凝时间长短有关。讨论一、穿刺:本组皆为盲穿,以耳屏前3cm和瞳孔为寻找标记靶点。在穿刺时患者颈后垫的枕头大小要固定,以免影响习惯的穿刺角度。若头部过度后  相似文献   
3.
1992年5月起,我们手带蒂领肌和领浅动脉脑皮层贴敷治疗大脑半球缺血性疾病的基础上,设计了用两侧枕动脉和枕肌小脑贴敷与后颅窝减压的手术方法,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3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2-56岁,平均36.7岁,病程2-12年。家性遗传性共济失调16例,外伤性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共济失调2例,橄榄体桥小脑萎缩5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6例,小脑发育不全5例。1.2临床表现四肢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行走瞒册35例(100%),不同程度的眼球震颤35例(100%),语言欠流利或…  相似文献   
4.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小脑半球或小脑蚓部发生病变而引起的病症。病因较复杂,最常见的是由于肿瘤、炎症、外伤、血管病、遗传或变性等病变而引发。 病变发生于小脑半球者,其临床症状主要是四肢共济失调,上肢重于下肢,远端重于近端,精细动作困难,协调运动失调,肌张力增强,走路时向患侧倾倒,眼球呈水平震颤;病变发生于小脑蚓部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站立不稳,直立困难,行走时呈宽基步态、左右摇摆及语言不清等。  相似文献   
5.
脑立体定向手术作为精神外科治疗的手段已为国内外不少学者所肯定。我们采用南京生产的DZY—A型定仪,从1988年6月至89年5月对5例精神病人进行了手术,初步效果满意。临床资料年龄23~43岁,平均33.4岁,病期8~20年,平均14年,3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2例躁狂症,均长期住精神病院,正规服药效果不佳,行双侧扣带回破坏,其中1例加双侧杏仁核破坏。术后精神症状明显改善,攻击行为停止。近期随访4例病人情况良好,1例尚需少量抗精神病药物维持。讨论 1.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病其安全性较高,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选择病人需精神科与神经外科密切配合,以提高疗效。 2.对精神病的手术应尽可能采用局麻,便于观察病情、核对毁损靶点、生理指标监测,从而能够早期发现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治疗前先制造一个可逆性的和暂时性的毁损灶,使之对其破坏力、破坏灶大小、形  相似文献   
6.
7.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本身疾病引起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病症。主要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小脑的调节作用缺失,病人有站立不稳、摇晃、步态不稳,呈醉汉样步态;行走时两腿分开,左右摇摆,两上肢屈曲前伸如跌倒状。 2、病人并足直立困难。 3、医生可以通过指鼻试验与跟膝胫试验,发现病人做这种动作时常不能缓慢而稳定的进行,而是断续性地做冲撞动作。  相似文献   
8.
外科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35例高肇昌,彭永森,黄兰绮,陈永严1992年5月起,我们在带蒂颞肌和颞浅动脉脑皮层贴敷治疗大脑半球缺血性疾病的基础上,设计了用两侧枕动脉和枕肌小脑贴敷与后颅窝减压的手术方法,治疗小脑共济失调共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  相似文献   
9.
行驶在天空中的飞机,通过导航才能在蓝天中展翅飞翔;行驶在大海中的巨轮,通过导航才能在万里海疆中乘风破浪。尖端的神经外科手术也可通过导航系统,很快地找到病灶,然后利用高倍显微镜用手术把病灶准确地清除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