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临床诊断明确的枕大神经痛患者62例,于局部麻醉下施行枕大神经减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治愈54例、有效5例、无效2例、失访1例。结论周围神经减压术是治疗枕大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从而早期诊断TIA。方法45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均在末次发作后24 h内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数(CVDI)测定。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CVDI比较,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最小流速、平均流量、最大流量、最小流量明显下降,脑血管阻力(R)、脉搏弹性波速(WV)增高。结论血流动力学的障碍是引起颈内动脉系统TIA的机制之一,且可作为内动脉系统TIA早期诊断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膜癌瘤病(MC)的临床、磁共振(MRI)和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临床最常见的三种症状依次为:头痛26例(78.8%)、呕吐24例(72.7%),头晕16例(48.5%);体征依次为脑神经(多累及第Ⅱ、Ⅲ、Ⅳ、Ⅵ、Ⅶ、Ⅷ)受累25例(75.8%),腑膜刺激征阳性24例(72.7%),视乳头水肿16例(48.5%);头部MRI可见脑膜强化和不同程度腩积水;腰穿压力增高,脑脊液(CSF)检查可有细胞数高、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29例(87.9%)经CSF细胞学检查发现了癌细胞.结论 脑膜癌瘤病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反复多次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并结合MRI结果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和脑膜癌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查方面的早期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脑膜癌病患者(脑膜癌病组)和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核性脑膜炎组)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脑膜癌病组早期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发生率显著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48.5%( 16/33)比25.0%(10/40),72.7%( 24/33)比25.0%(10/40) ](P< 0.05或<0.01),脑神经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结核性脑膜炎组[75.8%( 25/33)比100.0%(40/40)](P<0.01).两组患者意识障碍、脊神经损害及病理征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癌病组脑脊液压力及氯化物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P< 0.01或<0.05),白细胞数、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结核性脑膜炎组(P<0.01),两组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癌病组29例(87.9%,29/33)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MRI增强扫描显示脑膜癌病组脑膜有斑片状或线样强化,结核性脑膜炎组强化多累及基底池.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和脑膜癌病早期诊断较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头痛症状之一,呈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甚至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发生。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症状,而且存在诸多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为彻底治愈偏头痛,国内外学者在偏头痛的外科治疗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并在解剖学研究和临床疗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偏头痛的发生与4个压迫点有关,分别为眶上区、耳颞区、枕神经区和鼻内,通过对压迫点进行松解手术,可以达到治愈或缓解疼痛之目的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之疗效。方法 采用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2例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患者,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2周时1例症状明显减轻但仍需口服卡马西平(300 mg/d)、1例症状完全消失且随访3年6个月未出现疼痛,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是治疗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胆囊结石或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微机检索及溯源等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挑选所有有关中国人群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原始文献.利用Revman 4.2软件对挑选出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9篇文献符合入选标准,由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得到的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发生关系的合并OR值为2.31,95%可信区间为(1.41~3.79),总效应测定结果Z=3.31,胆囊结石与大肠癌发生关系的合并OR值为1.98,95%可信区间为1.48~2.64),Z=4.63.5篇文献同时探讨了胆囊结石、胆囊切除与大肠癌的关系,对其分别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得出,合并OR值为5.02,95%的可信区间为(2.89~8.73),Z=5.72,P< 0.001.结论: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可以增加大肠癌发生的危险性,并且胆囊结石与大肠癌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刘媛  韩艳庆  李倩  赵玉  王义义  陆连第 《天津医药》2015,43(12):1424-1427
目的探讨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网膜素-1(omentin-1)与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50 例对照人群,143 例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超声多普勒分为轻度狭窄组(颈动脉正常或狭窄<50%,67 例)、中度狭窄组(颈动脉狭窄50%~70%,45 例)和重度狭窄组(颈动脉狭窄>70%至接近闭塞,31 例)。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情况、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用ELISA 法检测各组血清中RBP4 和omentin-1 的含量,分析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组合并高血压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及轻度狭窄组(P<0.05),血清TC、TG、LDL-C、FPG 和RBP4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omentin-1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 回归显示高TC、RBP4 是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高omentin-1 是保护因素。结论脂肪因子RBP4 是发生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 omentin-1 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5例中手术治疗25例:脾切除术20例、脾修补术5例,非手术保守治疗10例。治愈34例,死亡1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诊断较易,腹腔穿刺、B超等能提高脾破裂诊断率。治疗以手术为主,并且积极选择保脾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