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36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其他手术方法者不算其内。结果 36例患者均在术后24 h内复查脑CT,32例完全清除(95%以上),4例大部分清除(60%~80%)。1例再出血,死亡2例,其中2例死亡患者均死于肺部感染。术后随诊3~12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级4例,4级11例,3级12例,2级5例,1级4例。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血肿清除彻底、直视下止血、止血可靠、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等优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在脑胶质瘤卒中与单纯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辅助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至2010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胶质瘤卒中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CT检查示11例均见境界清楚的高密度血肿:9例见肿瘤实体,3例未见明显瘤灶;灶周水肿10例.结论 仔细分析CT表现,增强扫描,并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脑胶质瘤卒中与单纯脑出血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成人湿性头颅标本的解剖和数据测量,量化蝶窦前壁,为单鼻孔经蝶入路到鞍区的显微解剖提供准确定位数据。方法对20例(40侧)不同性别的成人头颅湿性标本进行血管灌注染色后,模拟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对蝶窦前壁进行解剖及数据测量。结果前鼻嵴至蝶窦开口上端中点(57.8±4.9)mm;蝶窦口上端中点距中线(3.4±1.0)mm。结论蝶窦口是经鼻蝶入路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以鼻腔底为基线矢状夹角为31.5°,沿鼻中隔进入约57.8 mm,再偏离鼻中隔约3.4 mm,即为蝶窦开口的上端中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波尼松龙对脊髓空洞前状态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新西兰兔96只制作模型,随机分为Kaolin组、MP干预组,其中后者用大剂量甲波尼松龙(30mg/kg体重)干预。术后1,3,7,14、21d用光镜、干湿重法和底物磷酸化法观察两组动物上颈髓病理学演变、脊髓含水量以及胞膜、胞质PKC活性。结果 与Kaolin组比较,MP干预组动物上颈髓水肿程度减轻,高峰延迟,脊髓含水量显著降低,以3d的含水量(68.66±0.37)%和Tarlov评分(5.00±0.00)改善最为明显,同时胞膜和胞质PKC活性明显下降,以7d[(5.76±0.45)/(3.41±0.54)pmol·mg^-1·min^-1]和14d[(6.21±0.40)/(3.77±0.31)pmol·mg^-1·min^-1]最为显著,下降达50%。结论 大剂量甲波尼松龙通过抑制脊髓空洞前状态PKC移位激活、降低PKC活性发挥对空洞前状态脊髓缺血、水肿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以及其生存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廊坊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5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研究期间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发病之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患者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均于发病8 h内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液检查,探究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对比2组患者术后持续出血情况、血肿体积增大以及死亡率。 结果试验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凝血酶时间、活化凝血酶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出血的发生率、血肿增大面积、死亡率以及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严重的还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因素及有效治疗策略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 2010年5月期间收活52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骨窗压力、连续头颅CT扫描结果来确诊恶化因素并参照《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和《急性颅脑创伤手术指南》处理.结果:本组52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主要因素有外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22例占42%;弥漫性脑肿胀13例占25%;创伤性脑梗死15例占15%;创伤性脑积水14例占11%.入院后常规给予脱水、镇静、预防感染、脑保护剂、止血、维持血容量和水电平衡及促醒等药物治疗,全部行气管切开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或加内减术,术后52例患者均行腰椎穿刺术,36例行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术,脑积水早期行脑室外引流术,后期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时统计格拉斯哥结果分级( Glasgow Outcome Scale,GOS)预后的评价:良好12例(55.8%),中度残疾11例(9.6%),重残8例(8.3%),植物生存4例(5.1%),死亡17例(21.2%).结论:高度警惕颅脑损伤后恶化因素,强调连续CT扫描的重要性,积极防范,果断决策手术方案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分析。 方法选择爱德堡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8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及其家属意愿将采用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30例),采用腰椎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00%)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获得明显提升(P<0.05)。对照组治愈时间为(12.69±2.13)d,观察组治愈时间为(7.78±1.24)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8.912,P=0.000)。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颅内积气及感染,对照组出现穿刺点脑脊液漏3例,观察组出现头皮切口漏液2例,对症处理后均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选择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可以获得明显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GF-1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与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脑膜瘤组织、7例正常硬脑膜中IGF-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1在正常硬脑膜组、WHO I、II和III级脑膜瘤组的表达强度不等,分别为0%、(15.7±12.8)%、(47.2±11.7)%和(62.9±12.9)%,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同样四个组别中的PCNA-LI值分别为0%、9.6±5.4%、30.6±5.6%和48.7±15.1%,其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GF-1与PCNA-LI两者呈正相关(r=0.8594)。结论 IGF-1表达强度与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二者在脑膜瘤的发生、增殖和恶化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尤其出血量>60 ml并发脑疝患者的病死率更高。我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开颅手术联合微创穿刺引流术抢救高血压脑出血2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并排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其他脑实质出血性疾病。男12例,  相似文献   
10.
<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是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REZ)受异常血管压迫所致,主要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短暂性、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我院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