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中的小鼠免疫方法,一般为体内免疫法。该法免疫时间长,抗原用量大,不适于来源有限的抗原。我们应用手术脾内法和直接脾内法致敏脾脏细胞,并与常规法比较。结果:一、血吸虫尾蚴抗原常规法和手术脾内法的比较:手术脾内法融合率为87.5%,阳性率为9.4%;常规法融合率为72.4%:阳性率为64.6%。与文献报道相似。二、血吸虫成虫抗原常规法和直接脾内法比较结果:AWA  相似文献   
2.
应用ELISA双单抗夹心法检测弓形虫不同感染度的家兔各临床期循环抗原(CA_g),并与双多抗法等检测CA_g进行比较,探讨该法检测CA_g诊断弓形虫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人工感染弓形虫家兔分重度、中度及轻度感染组,分别感染13、6、15只。健康对照兔5只。各组同时分期采血。另设血吸虫感染兔42只。球虫感染兔8只,分别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海珠区网吧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网吧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抽取广州市海珠区24间网吧,采集24份空气样品和72台计算机的键盘、鼠标样品,参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检测以下指标:空气中细菌、空气中溶血性链球菌、细菌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沙门菌、乙肝表面抗原。结果:24间网吧空气沉降的细菌总数及溶血性链球菌数均值分别为819cfu/m^3和34cfu/m^3;72台计算机键盘和鼠标表面细菌总数均值分别为5787cfu/份和1738cfu/份;键盘、鼠标表面共144份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沙门菌、乙肝表面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5.6%、9.0%、2.1%、0.0%。结论:广州市海珠区网吧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各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和做好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4.
韦尔尼克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是一组由维生素B_1(硫胺素)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综合征。其临床症状为精神异常、眼球运动障碍、共济失调三联征,多数患者同时存在周围神经病的表现,如多发性神经炎,故亦称之为WE四联征。自1993年2月~1998年6月,我们收集到15例WE患者的资料,经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4~73岁,平均56岁。其中长期酗酒者6例,神经性厌食2例,妊娠剧吐2例,长期血液透析2例,晚期胃癌1例,慢性腹泻1例,肝硬化1例,均有致维生素B_1缺乏的病因,并排除变态反应性  相似文献   
5.
隐孢子虫是一种肠道原虫 ,近年来发现它是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体。我们于 1 999年 4~ 7月 ,对肠道门诊患者进行粪便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查隐孢子虫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 )对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肠道门诊杭州地区腹泻儿童。(2 )方法 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1] 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试剂由美国 Merifluor公司提供。二、结果 在 30 0例腹泻儿童患者中 ,检出隐孢子虫 2 6例 ,男 1 4例 ,女 1 2例。年龄从不足周岁到1 2岁。患儿多数表现为急性胃肠炎 ,伴有体温升高 ,37.5℃~ 39℃。患儿的粪便常规检查中有 …  相似文献   
6.
针钻一体穿刺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应用针钻一体穿刺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4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采用针钻一体穿刺结合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并与40例常规内科治疗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近期治愈率和远期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1),近期死亡率和远期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钻一体穿刺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并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系统康复治疗降低了再出血的风险,疗效优于常规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00例采用围产期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给予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干预24 h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相关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 05);实验组产妇护理干预48 h后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给予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以SDS-PAGE法对弓形虫和血吸虫成虫、虫卵抗原进行了分离,并用免疫印迹法将抗原带转移至硝纤膜上,与急、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正常人和弓形虫病人血清进行——识别,结果:血吸虫成虫、虫卵对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识别带分别为14及13条,主带数3~5条,共同抗原为5条左右。而弓形虫抗原对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的识别带为5条,除一条同正常血清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带处于相同位置外,只有一条同成虫、虫卵抗原的识别谱带相同,其分子置约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功能与肠道微生态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就诊的126例RVE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63,采取布拉酵母菌散+蒙脱石散治疗)与对照组(n=63,采取双歧杆菌+蒙脱石散治疗)。采用χ2检验,进行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与配对t检验,对2组患儿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以及肠道菌群数量等进行比较。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年龄、体重、轻与中度脱水发生率等临床资料,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TNF-α、IL-8及CD4+、CD8+、CD4+/CD8+水平,以及拟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Z20180111),与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61/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3%(55/6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0、P=0.048)。②研究组患儿腹泻、呕吐、腹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2.4±5.5) h、(23.4±4.4) h、(25.6±3.9) h、(46.3±6.7) 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4.4±7.3) h、(46.8±6.6) h、(49.9±5.9) h、(66.3±7.5) h,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98、16.427、11.944、8.420, P<0.001)。③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TNF-α、IL-8水平组内比较,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研究组亦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治疗后,2组患儿CD4+、CD4+/CD8+水平组内比较均显著增高,而CD8+水平组内比较,则显著降低;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而CD8+水平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后,2组患儿拟杆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组内比较,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研究组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2组患儿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研究组亦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治疗中,2组患儿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RVE患儿的临床疗效良好,可降低患儿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77年起试用20%过氧乙酸局部涂搽法治疗寻常疣40余例,除4例无效外余均治愈。另跖疣2例、甲周疣1例亦均治愈(此3例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无效)。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以75%酒精棉球作局部清洁消毒,用剪刀将疣表面乳头状角化质稍加修剪,以利药液对病变组织充分作用。修剪以略显针尖样出血为度,然后用棉签醮20%过氧乙酸涂病变处,反复多涂几次(尽量避免接触正常组织)。以后每天上药1次。用药后一般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