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浆Ghrelin等动态变化与伤后食欲下降及应激性溃疡的关系。方法:对6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Ghrelin在伤后48h内,7d进行动态观察及相关分析。结果:各组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伤后48h内及7d内较正常组均明显下降(p(0.05),其变化与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呈负相关性,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浆Ghrelin水平降低,为应激性反应所致,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同时其浓度下降可能加重胃粘膜损伤,导致或加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额叶底部挫裂伤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0例健康人和52例轻、中度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血清中BDNF浓度在伤后12h内、3天、7天、1个月的变化规律并结合伤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2例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血清BDNF浓度在伤后12h内已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第3天显著升高,达所测时间点的高值;第7天所测浓度已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1个月与正常对照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受伤程度的患者其血清BDNF浓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在额叶底部脑挫裂伤后的含量变化与损伤时间、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额叶底部损伤时间、损伤程度、发现隐匿型额叶底部挫裂伤、及时发现挫裂伤加重情况及评估其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心电图改变,了解心肌损害情况。方法入院后即行24h动态心电图描记,1周及2周时复查。结果本组20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17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82.5%),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组108例(92.3%),中型组51例,轻型组11例(40.7%)。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性改变和心律失常。绝大多数患者心电图改变在2周内随着伤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结论颅脑损伤可引起心电图异常变化,且其变化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心电图改变可反映急性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程度,为临床早期判断伤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罕见的四例脊髓压迫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罕见的四例脊髓压迫症杨波,陈峻严,骆良钦,黄金钟,杨振铭,邱建龙,李永定我院近年收治4例罕见的脊髓压迫症,现将诊治情况介绍讨论如下。例1男,21岁。因肩胛区疼痛2个月,双下肢麻木、无力20天,排尿费力6天入院。神经系统检查:T(6,7)棘突压痛,T7...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后心电图及血清CK—MB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心电图及血清CK-MB活性变化,了解心肌损害情况。方法 入院后即行24h动态心电图描记,1周及2周时复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伤后4、12、24、72h和1周、2周静脉血CK-MB活性。结果 本组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59例出现心电图异常(88.1%),血清CK-MB伤后均持续升高,24h达高峰。结论 心电图改变,血清CK-MB活性变化两者结合可从不同侧面反映颅脑损伤后心肌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治愈出院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特征,初步探讨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运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及第2版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对21例行开颅血肿和(或)挫裂伤灶清除加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sTBI患者(创伤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认知功能予以评定;以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并评定结果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创伤组患者治愈出院3个月后各项认知功能测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侧半球损伤患者的注意与计算、语言重复与流畅性、逻辑思维、注意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能力评分显著下降,右侧半球损伤患者的视空间与钟表试验、空间知觉、视运动组织评分显著下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r= -0.722,P< 0.01)、损伤部位(r=0.607,P< 0.01)及受教育程度(r=0.733,P<0.01)对整体认知功能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BI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损伤部位及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诱导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大鼠C6胶质瘤细胞培养于含10% (FBS),100 mg·L-1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培养液中,置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6胶质瘤细胞凋亡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2 mg·L-1浓度的雷公藤甲素溶液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雷公藤甲素作用C6胶质瘤细胞24 h后,1.2 mg·L-1浓度对其凋亡诱导作用最为明显;雷公藤甲素可明显下调细胞中Bcl-2 mRNA及蛋白质表达,且该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而Bax mRNA及蛋白质表达呈上调趋势.结论:雷公藤甲素对C6胶质瘤细胞具有较好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Bax mRNA及蛋白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脑干损伤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方法14岁以下为小儿组,14岁以上为成人组,所有病人经临床表现及CT检查诊断。观察指标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癫痫发作,瞳孔变化,去大脑强直,偏瘫,呼吸障碍;卡方检验统计。结果小儿组发病率高,癫痫发作及瞳孔变化、偏瘫、呼吸障碍者多,死亡率低,统计学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原发脑干损伤与成人相比,发病率高,病情重,但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伤后局部脑组织HSP70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今对于颅脑外伤后神经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表达己有许多文献报道,但多数研究是在脑外伤动物模型上进行的,迄今国内尚未见直接检测人颅脑外伤后HSP70基因表达的报道。笔者旨在检测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局部脑组织神经细胞中HSP70基因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V-P分流术治疗伴有恶性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伴有恶性颅高压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VP分流术,同时给予两性霉素B静脉、鞘内注射及5~氟胞嘧啶口服等常规治疗,以隐球菌计数阴性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观察指标。结果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的患者经V—P分流术后症状快速减轻,所有患者精神状态短期内明显好转;甘露醇、甘油果糖脱水剂可明显减量。1例视力障碍的患者经引流处理2d后视力基本正常,仅有1例遗留有轻度视力障碍。经联合治疗最后痊愈9例,好转2例。10例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早期V—P分流术能有效降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为抗真菌治疗赢取时间,优于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或留置Ommaya者。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