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89篇
  1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手术切除巨大卵巢畸胎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5岁,因发现盆腔包块3个月,明显增大1个月,于2003年1月12日入院.无自觉症状,孕4产2,2年前行输卵管结扎术.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包块上界平脐,边界清,左侧达锁骨中线外2 cm,右侧达腋前线,囊性感明显,位于宫体前方.术前常规检查及肿瘤标记物CA125,均正常.彩超示巨大卵巢囊肿22.4 cm×20.8 cm,边界清楚,内见液性暗区及部分强光点回声,其余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卵巢良性畸胎瘤.  相似文献   
2.
人工髓核置换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博  刘浩 《颈腰痛杂志》2006,27(5):412-415
髓核是椎间盘中最早发生退变的组织,在脊柱退变的病理改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人工髓核置换是近年来治疗脊柱退变疾病的一项探索。人工髓核可分为椎间盘内植入体和原位灌注型植入体。前者吸水后膨胀,可恢复椎间盘原有高度,保持椎间盘功能,如已临床应用的PDN和实验研究阶段的Aquarelle,NeuDisc,New-cleus;后者是一种液态混合物的多聚体,注入椎间盘后变为固态,充填性好,手术损伤小,正在研制的有DASCOR和BioDisc。PDN已有近10年的临床研究报告,可达到80% ̄90%的成功率,其余人工髓核的临床应用刚开始。总之,人工髓核是一项有发展前景但尚需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和临床研究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七氟醚、异氟醚对阿曲库铵肌松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75例Ⅰ或Ⅱ级成年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丙泊酚4~10 mg·kg-1·h-1泵入;Ⅱ、Ⅲ组分别吸入呼气末浓度为1 MAC的七氟醚、异氟醚.诱导插管后阿曲库铵均以30μg·kg-1·min-1的速度静脉泵入.使用Biomter加速度仪监测肌松恢复情况,记录T1恢复至25%,75%及TOFr恢复至0.7的时间.结果 Ⅱ、Ⅲ组T1恢复至25%、75%的时间及TOFr恢复至0.7的时间均比Ⅰ组显著延长(P<0.05).恢复指数(T1从25%至75%的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异氟醚均可增加阿曲库铵残余肌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谱部分指标及比值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间12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冠脉造影(CAG)及空腹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检测,根据CAG检测结果进行Gensini(GS)评分,并分为高分组(n=38)、中分组(n=45)、低分组(n=42)。比较三组患者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TG、TC、HDL-C、LDL-C、VLDL-C、TC/TG、TG/HDL-C、TG/LDL-C、LDL-C/HDL-C),分析血脂指标、血脂比值与GS评分的相关性;以GS评分为因变量,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经多因素校正后与GS评分仍存在相关性的指标。结果: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TC、LDL-C均依次升高(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G、HDL-C、V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中分组...  相似文献   
5.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发病急、致死率高,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西医的治疗具有易复发、价格昂贵等局限性。中医药在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方面疗效显著,此文从“心主血脉”失常的角度分析了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并据此提出补气温阳、养阴通脉、安神定悸的治法,方以人参四物汤加减治疗,验之临床收效甚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病情复杂多变,迁延难愈,治疗周期漫长,且无特效药。目前,UC的治疗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氨基水杨酸及生物制剂等西医手段,短时间起效快,疗效确切。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会出现耐药性和加剧病情发展,导致结肠癌的发生。有研究发现,氧化应激是UC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影响着UC的发生、发展。氧化应激是机体内氧化产物与抗氧化系统不平衡的一种应激状态,丙二醛(MDA)、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等氧化产物的过表达或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抗氧化酶的不足都会导致氧化应激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作为我国独有的医学特色,运用中医药治疗UC疾病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研究表明,中医药一方面通过抑制代谢产物的堆积,有效抑制UC发生,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抗氧化系统,达到拮抗UC发展的治疗效果。因此,以中医药调节氧化平衡状态作为诊疗思路,可能是未来治疗UC疾病的新手段、新方向。基于上述研究,该文总结了氧化应激关键致病蛋白与UC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归纳了中药有效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针灸调控氧化应激上下游靶点蛋白,减轻肠黏膜病理损害,降低结肠损伤指数,以及丰富肠道菌群,增加结肠长度,改善UC临床症状,以期为扩大中医药治疗UC疾病的应用范围,提供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风寒湿痹证素评分与膝骨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从课题组前期风寒湿痹证队列研究中筛选患者,从病例资料中提取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中医证候、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评分和膝骨关节炎全器官磁共振成像评分(whole-orga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ore, WORMS)。拟定包含25个证候条目的KOA风寒湿痹证素评分量表,并对入选患者进行证素评分。分析KOA风寒湿痹证素评分与WOMAC评分、WORMS的关系。结果:(1)一般情况。共纳入102例KOA患者,男22例、女80例;年龄47~73岁,中位数61岁;体质量指数17.87~31.14 kg·m-2,中位数23.43 kg·m-2;KOA风寒湿痹证素评分0~21分,中位数7分;WOMAC评分0~159.4分,中位数39....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在胃癌(GC)的进展和预后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影响GC预后的免疫细胞浸润调控基因还不清楚。本研究联合共表达网络分析研究和反卷积分法鉴定了GC免疫相关预后基因。  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GC的mRNA表达数据并使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来确定每个样品中免疫细胞的比例,并构建共表达网络,结合Kaplan-Meier法确定免疫相关预后基因。 结果:在纳入分析的22种免疫细胞中,有11种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均P<0.05)。对上述11种免疫细胞进行生存分析,发现静止记忆性CD4 T细胞和调节型T细胞的浸润情况与GC患者生存率呈明显相关(均P<0.05)。基于上结果论进行共表达网络分析,得绿松石模块中的基因与上述两种类型的细胞相关性最显著,并鉴定得到了3个与记忆性CD4 T细胞相关(CGB5、LINC00106、LINC00392)和1个与调节型T细胞相关(UPK1B)的预后基因(均P<0.05)。 结论:本研究鉴定的4个胃癌免疫细胞浸润相关预后基因可能在GC的进展和预后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基因可能会通过影响肿瘤免疫过程而作为潜在的胃癌免疫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人若长期接融同一事物或从事同一工作,就会产生疲劳感。即使是一幅很美的画、一首很动听的乐曲,如果反复看、反复听,原先的美感也会逐渐消失,而代之以单调乏味的感觉。同样,对于毫无变化、索然无味的婚姻生活也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反应,这就是“婚姻厌倦”心理。  相似文献   
10.
三位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的医学博士最近出版了《你身体的红灯发出警报》的修订本,介绍身体生病之前会出现哪些前兆.其中6种转瞬即逝的症状,需要格外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