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共情及执行功能指标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诊断分类的意义。方法依据DSM-Ⅴ诊断标准入组33名ASD儿童,30名ADHD儿童以及39名正常发育(typical development,TD)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共情与执行功能特征,基于共情及执行功能指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三组被试进行诊断分类。结果三组被试在格里菲斯共情测验父母版(GEM)量表总分[ASD组:(0.67±0.64)分,ADHD组:(1.00±0.79)分,TD组:(0.98±0.73)分]及各因子得分(F=3.595~10.363,均P<0.05)、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RIEF)量表总分[ASD组:(62.79±7.45)分,ADHD组:(59.47±8.77)分,TD组:(49.08±7.91)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57~33.205,均P<0.01)。其中ASD、ADHD组在共情与执行功能得分普遍高于TD儿童(均P<0.05),联合BRIEF量表及GEM量表所有子成分指标时,三组被试分类准确率达62.75%。结论ASD与ADHD儿童在共情与执行功能上均存在损伤,联合共情与执行功能指标比单一指标更有助于诊断分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住院部儿童青少年患者疾病谱的分布以及临床最终治疗方案中药物的选择。方法 对2012年3月-2019年7月在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住院部住院治疗的儿童青少年患者出院时的诊断分类及出院当日药物治疗的种类、剂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共纳入2 153例患者,调查结果显示,最常见的病种分别为精神分裂症及相关谱系障碍(40.8%)、神经发育障碍及其伴发障碍(17.4%)、抑郁障碍(16.6%)。②共2 098例(98.3%)患者的处方中有精神类药物,精神类药物处方频率前5位依次为阿立哌唑677例(32.3%)、舍曲林570例(27.2%)、奥氮平407例(19.4%)、利培酮352例(16.8%)、丙戊酸钠256例(12.2%)。③不同年代药物使用变化趋势分析显示,近3年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率均低于前4年的使用频率(P<0.05),其余药物在不同年代的使用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儿童组使用阿立哌唑、利培酮的频率高于青少年组(P<0.05),青少年组使用奥氮平、帕利哌酮、喹硫平的频率高于儿童组(P<0.05)。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使用利培酮的频率更高(P<0.05),使用阿立哌唑、喹硫平的频率更低(P<0.05)。结论 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随着年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处方药物的种类与病种、患者年龄、性别及年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