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是精神康复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患者家属最为期盼的。然而,事实上不少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后,并非都随着住院病情的控制而同步恢复,他们出院后往往变得懒散,退缩,对社会交往缺乏信心。因此,家属如能给予全面、细致的家庭护理,帮助他们振作起来,重新回归社会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李大妈,今年75岁,以前身体很好,性格随和,待人热情,脾气也好。可是,近年来出现了奇怪的现象:经常丢三落四,刚说过的话转头即忘,做饭时转身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忘记关煤气,出门后忘记锁门,有时水管哗哗流水也不知道关上,以后发展到叫不出熟人的名字,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认识镜中的自己,此外,老人还有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惹,吵闹,夜间不眠,这就是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相似文献   
3.
集中照护老年痴呆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珠  郝伟平  郭英莉  王丽 《护理研究》2006,20(21):1905-1906
21世纪是一个老龄化的世纪,其主要特征是总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更多的依赖于社会养老[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重要器官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造成生理功能缓慢的不可逆的下降。同时也伴随着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变。如何照顾好痴呆老人,延缓病情发展,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痴呆病人50例,均为我院老年科住院病人,符合老年痴呆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0岁~80岁(70.20岁±50.20岁),病程:8个月~100个月(18.2个…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日益增长的高龄、病残、失智、失能老人护理现状,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创新“医养融合”老年护理机构和工作内容。方法:以责任制整体护理理论基础为指导,为人住老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即“医养融合”老年护理服务。结果:“医养融合”老年护理完整地覆盖了生命周期。医疗、养老相向而行是一种1+1〉2的护理模式。结论:集“托老、诊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具有专业化特色的老年护理机构,即“医养融合”老年护理中心,创新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推动了“医养融合”老年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学生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562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8.1%,男生检出率(44.0%)显著高于女生(33.4%,χ2=6.41,P<0.05);其抑郁情绪发生率随着在校学习年限的增长而呈现下降趣势,二年级男生抑郁情绪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P<0.01),其他年级男女生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男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少年时期的生长环境、对专业兴趣、健康状况、倾诉与否、恋爱与否、年龄等因素均显著相关(P<0.05或0.01);女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健康状况、倾诉、对就业前景的预计、人际关系、在校学习年限等因素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 大学生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男生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且抑郁情绪产生与诸多因素相关,不同性别抑郁情绪产生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性.高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丧偶。因“腰椎手术后出现情绪低落、少言懒动10个月,加重伴排尿困难1个月余”,于2016年6月12日人住我院。2015年7月患者于外院行“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下肢行走功能恢复缓慢。于8月出院后出现情绪不佳,经常默默流泪,话少,食欲差,便秘。渐不出门,不愿见邻居好友,认为自己没用,拖累儿子,对将来悲观,伴疲乏无力、头昏,未予诊治。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寿命的延长以及医学诊疗水平的提高,现住院痴呆患者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单一的疾病诊断非常少见.我院老年科住院患者以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各型痴呆为多,躯体合并症多,涉及多系统、多脏器.研究发现痴呆患者的病死率高于非痴呆患者[1].因此,对痴呆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可为降低痴呆患者病死率提供干预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爱心护理——专科化老年护理实践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既可以提供老年人正常的生活需要,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护理的新型养老模式。方法:以整体护理的理论基础为指导,为入住老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服务。结果:"医疗养老"新模式可以使患病的老年人在养老的同时,医疗护理安全也得到了保障。结论:"医疗养老"模式的建立,弥补了医院和老年公寓在服务老年患者上的局限性,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宋秉新  郝伟平 《家庭护士》2009,7(15):1360-1360
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又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1].因急性躯体疾病而住院的老年人中,14%~80%曾有过谵妄的经历[2].老年人的谵妄会带来许多后果,如功能下降、护理强度增加、躯体约束使用频繁、住院时间延长、医院死亡率增加等,严重谵妄比轻度谵妄的后果更严重,会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行走障碍、利用更多的护理资源或死亡等.我们自2007年2月-2008年8月共收治老年期谵妄病人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开展示范指导、训练、特权强化等,观察2个月~4个月,对实施效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经过2个月~4个月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后,80%的患者不随地大小便,不正确的姿势完全纠正,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17%的患者不正确姿势基本纠正,基本能自理生活;74%的患者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23%的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并胜任一般性工作;11%的患者能独立经营小本生意;27%的患者能协助亲友经营生意,康复总有效率100%。结论心理护理能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重返社会,保证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