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曲安奈德在腰椎间盘切除手术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勉  叶蜀新  王攀  余游  蔡建平 《四川医学》2006,27(8):838-839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在椎间盘切除手术中留置椎管内的疗效和风险。方法 选取具有明确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36例,均行开窗髓核摘除术,研究组于术侧隐窝留置曲安奈德10-15mg,随机选择22例原切口引流,另22例另开引流口留置引流管;对照组常规冲洗并留置引流管;全组病例均留置引流管1d。研究组病例术后只使用止血药和抗生素,对照组病例术后使用止血药和抗生素同时加用地塞米松20mg治疗3—5d。术后卧床1周。结果 研究组病例44例总有效率97.7%,远期效果一致,但术后短期效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4.5%。结论 椎管内留置曲安奈德在椎间盘切除手术中应用的疗效是可以肯定的,在术后留置引流管如避免作原切口引流,使用还是相当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 1,PAR1)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神经细胞自噬、神经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Sham组(假手术组)、SAH组(SAH模型大鼠10只)、BDNF组(SAH模型大鼠给予BDNF干预)、PAR1抑制剂组(SAH模型大鼠给予PAR1抑制剂干预)和联合组(SAH模型大鼠给予BDNF联合PAR1抑制剂干预)均9只;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液及脑脊液中神经肽γ(Neuropeptide Y,NPY)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检测脑皮质组织形态,免疫印迹检测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BDN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 Sham组大鼠脑组织结构未见异常,染色区细胞浆及细胞核染色清晰,无神经元缺失; SAH组大鼠于结构松散的软化灶内存在大量炎性细胞,存在神经细胞坏死; BDNF组、PAR1抑制剂组和联合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均改善,神经元排列规则及数目较多。与Sham组比较,SAH组大鼠血液及脑脊液中NPY水平、脑皮质中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related gene 5,Atg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II蛋白表达水平及脑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泛素结合蛋白P62(P62)蛋白表达水平及BDNF,TrkB阳性细胞数降低(P<0.05); 与SAH组比较,BDNF组、PAR1抑制剂组大鼠血液及脑脊液NPY水平、脑皮质中Atg5,LC3-II蛋白表达水平及脑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及BDNF,TrkB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且联合组效果更为显著,与BDNF组、PAR1抑制剂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BDNF组、PAR1抑制剂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AR1抑制剂SCH79797通过抑制血液及脑脊液中NPY表达,降低自噬蛋白Atg5及LC3-II活性,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及TrkB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天性长QT综合征 (LQTS)的临床特点和容易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收集的 3 1例LQTS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 1例患者均以癫痫或血管神经性晕厥发作而被误诊入院。结论 LQTS是一个不难诊断的疾病 ,目前已有有效的治疗措施 ,应提高诊断率 ,以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4.
早期复极综合征2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红  余游 《贵州医药》2003,27(7):661-662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电图正常变异,发生率1.0%~6.1%,以男性居多。一般认为它本身虽无重要意义,但有时可误诊为急性心包炎、心肌梗塞,甚至有因伴胸痛而被开胸探查或行静脉溶栓的病例。在近年我院健康体检和门诊病人中,共收集到264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64例中男性244例,女性20例,年龄15~60岁。均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变,心脏无阳性体征发现,且符合以下诊断条件:(1)J点抬高1~4mm;(2)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弓背向下);(3)R波降支常有切迹或粗钝;(4)在ST段抬高的导联中,T波呈对称性增高,ST段和T波升支融合;(5)在心前导联常有快速过渡区与逆钟向转位;(6)抬高的ST段  相似文献   
5.
<正>作者在解剖1例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前交通动脉与两侧大脑前动脉间连接异常,现报道如下:①变异的前交通动脉位于视交叉的上方,距大脑前动脉起点18.4 mm,呈"工"字形,分为前交通动脉前干和后干,前、后干间有交通支相连,与大脑前动脉共同构成左右两个小窗,右侧小窗较大。②前交通动脉前干长4.3 mm,右侧段外径1.2 mm,左侧段外径1.1 mm。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植治疗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在C臂X线机下抽取自体红骨髓注射至骨折不愈合部位。结果 27例不愈合患者中23例最终愈合,愈合时间3~11个月,3例有少许骨痂生长,1例患者无骨痂生长。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对治疗骨折不愈合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  相似文献   
7.
余游 《长寿》2009,(9):35-35
鱼蛋白——深海洄游鱼类的“排酸秘密武器” 鱼蛋白的降酸作用是仿生医学的一大成功发现。人和动物在剧烈的运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但生物学家发现。鲣鱼、鲔鱼等远洋鱼类高速洄游数万公里,却不会导致酸性物质在体内堆积。经科学研究发现,鲣鱼、鲔鱼体内的鱼蛋白成分能够迅速降低鱼体内的酸性物质。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同时也是许多疾病潜在的风险因素,可诱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也是人们健康生命的杀手之一。当高血压和心房颤动共同存在时,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风险远远大于单一的房颤或高血压,严重的危害着患者自身健康,也增加了其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早期预防,及时评估和干预该病,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氧化应激标志物,已被证实是一个独立性危险因素,可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Hcy与高血压合并房颤可能存在一定关系,本文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平台入口处取骨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中从平台人口处刮取松质骨植骨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37例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从髓内钉入点处沿髓内钉轴向刮取松质骨植于骨折缝隙中.结果 37例刮取松质骨的骨量,按体积计算2.2~3.6 cm3,平均2.8 cm3.随访35例,X线片显示,在术后1个月即可观察到有明显的骨痂生长.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结论 在胫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从平台入口处刮取松质骨植骨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术后康复锻炼及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实行吡柔比星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再加手术后的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不实行吡柔比星辅助化疗。具体方法是吡柔比星辅助化疗的方案是采用吡柔比星+顺铂+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第二,保肢手术,手术遵循的原则是囊外要彻底切除,切缘距离肿瘤≥5cm,手术之后评价被切除肿瘤处的坏死率,坏死率>90%者,手术之后的辅助化疗可以采用原来的剂量和方案。患者的肿瘤骨组织被切除以后经过CO射线灭活以后再在原位植入,固定之后将缺损处用骨水泥填塞。瘤段骨切除灭火再植术3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人工关骨节置换术、骨缺损段置换术共24例。第三,手术之后的辅助化疗方案同手术前相同,疗程为4周,对症下药处理化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肢体功能Enneking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69.8%,对照组为52.0%,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局部复发、转移率为12.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80.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患者与单纯使用保肢手术进行治疗相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生命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