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资料,探讨脑出血破入脑室的预后。方法190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分析其影像学CT和临床资料,回顾、总结和研究脑出血破入脑室的预后。结果本组190例患者,其中54例经治疗后临床痊愈,占28.4%;有78例治疗后好转致残,占41.1%;其中58例死亡,占30.5%。经锥孔碎吸、穿刺引流及脑脊液置换等手术干预的预后36例好转,23例死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诊疗,要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和CT资料等,运用有效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试用低分子量肝素腹壁皮下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19例,以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12例作对照。结果:低分子肝素(LMWH)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与66.7%(P<0.05)。LMWH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发现出血倾向。结论: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第四脑室囊虫病1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酷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年人突发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时,首先考虑到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往往先去做一些CT等检查来证实该病的存在。但从近年来大量的临床急诊抢救中发现,有不少老年人实际上为低血糖症,不必要的检查反而延误了治疗时机。我们共收治16例,其中12例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后经血糖检验为低血糖症,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体征消失,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7~ 2 0 0 4年 6月共收治 71例脊髓肿瘤 ,均经CT或MRI或术后病理证实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1例病人中 ,男 48例 ,女 2 3例。年龄 16~ 72岁 ,平均 3 8 6岁 ,其中 2 2~ 5 3岁 5 7例 ,占 80 3 %。病程 1个月~ 9年 ,平均 0 94年。1 2 肿瘤部位 根据MRI脊髓扫描 ,CT或术中探查证实位于硬膜下脊髓外 44例 ,髓内 12例 ,硬脊膜外 15例。其中颈段 14例 ,占 19 7% ;胸段 3 6例 ,占 5 0 7% ,腰骶部 2 1例 ,占 2 9 6%。1 3 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1 3 1 疼痛 :为常见症状 ,表现为神经根性疼痛 ,易与肋间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预后。方法 对经CT证实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者32例,从临床资料和CT所见,对脑出血破入脑室的预后进行了研究。结果 提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来院时意识水平,舒张压超过120mmHg,脑室内血肿铸型,血肿大小超过3cm×3cm,血肿从三、四脑室穿破及年龄在70岁以上者预后差,若无以上情况,经过积极治疗,预后可以良好。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CT所见,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可挽救生命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9-06—2012-07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分别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和常规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入选病例120例,入选标准[2]:年龄42~70岁;12h内发病;轻度意识障碍或清醒;检查瘫痪侧肢体肌力0~3级;急诊行颅脑CT检查无出血。入院后根据用药分为依达拉奉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40~68岁,平均54.9岁;发病至救治时间3.5~9h,平均6.9h。对照组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方法 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绝对卧床休息,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进行腰椎穿刺术并进行脑脊液置换。结果 脑脊液置换疗法对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迅速缓解症状、疗效好、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疗法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计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方法 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绝对卧床休息,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进行腰椎穿刺术并进行脑脊液置换。结果 脑脊液置换疗法对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迅速缓解症状、疗效好、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囊虫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第四脑室囊虫病的临床资料,探讨第四脑室囊虫病的发病机制和手术方法。结果本组39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抗囊虫治疗1~3个月。随访3年,8例患者死亡,其中5例死于脑出血,2例患者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患者死于大面积脑梗。其余31例患者未见复发。结论治疗第四脑室囊虫病,首选手术治疗,手术中注意完整摘除囊肿,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