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胸外科手术后618例病人的MEWS评分结果,筛选出≥4分的病人及转入ICU的病人,分析MEWS评分与病人转归的关系。[结果]618例中146例MEWS评分≥4分;转入ICU病人12例,MEWS评分均≥5分,11例血氧饱和度(SpO2)90%;死亡1例,转ICU前MEWS评分6分,SpO272%。[结论]MEWS评分可以帮助胸外科护士判断手术后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但必须同时关注病人的SpO2。建议以评分≥4分为提高监护级别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张燕  闵静  张亚清  陈婷  宋晶  谢靓  丁琨 《海南医学》2012,23(8):73-74
目的探讨耳内镜在外耳道异物诊治中的应用。方法耳内镜确诊定位后,根据外耳道异物不同,采取不同方法予以取出。结果 56例中,55例一次取出,无一例发生医源性鼓膜及外耳道损伤。1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而未见异物,观看耳内镜动态图像后,症状消失。结论应用耳内镜诊断治疗外耳道异物视野清晰、客观真实、安全实用、便于患者了解病情及积累留存临床资料,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及Stroop字色干扰测验来检测新型毒品滥用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对42例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与50例健康对照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和Stroop字色干扰测验进行对照检测。结果:在Stroop字色干扰测验中,除双字项目外,病人组的成绩均比对照组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BANS测查中,病人组在延时记忆因子的成绩比对照组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可能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和延时记忆方面。  相似文献   
4.
设计一种专用于乳腺癌早期检查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低成本的平板乳腺PET扫描仪。这种PET扫描仪采用带有弧度的平板探测器结构,将BGO(Bi4Ge3O2)晶体与新型光电探测器件硅光电倍增管(SiPM)耦合。SiPM具有探测效率高、工作电压小等优点。探测器面积为180 mm×120 mm,平板探测器间距为160 mm;电子学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有效地采集到数据。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可实现优于3.0 mm的空间分辨率、2.5%的高灵敏度的图像质量;仪器其他各参数的测试实验表明,该仪器的各个指标和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动物实验表明,该仪器能较好地实现对肿瘤组织(10mm)血流代谢成像。  相似文献   
5.
概述:西藏自治区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和精神卫生服务情况在国际上鲜有提及。本文综述了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和精神卫生服务以及相关研究。目前在西藏,有很多人存在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但由于缺乏现代精神治疗机构和专家,仍有很多的治疗需求没有被满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认知功能检测结合PET影像学研究新型毒品滥用者大脑神经毒性损害的改变。方法:纳入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1月-2010年5月新型毒品滥用者共18例,采用临床症状评估、认知功能检测和PET检查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神经精神毒性损害的程度和相关脑区的改变。结果:在临床表现症状中,广泛性焦虑所占比例最高,达到72.2%的新型毒品依赖者出现广泛性焦虑症状。吸食新型毒品种类以冰毒为主,(在认知功能测验中,单字、单色、双色患者组均较对照组长,颜色字意的干扰、颜色记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的结果显示,糖代谢降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额叶组织,其余各个大脑区域(顶叶,颞叶,海马,大小脑等组织)均有不同比例的糖代谢降低。PET显示脑区(纹状体、海马、额叶)出现代谢性变化与认知功能(记忆、焦虑、注意力)损害相对应具有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的PET显像各脑区均出现了有临床意义的改变,与认知损害结果一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川省两个地区美沙酮维持门诊病人脱失相关因素,并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提高维持率,降低脱失率。方法:使用《海洛因依赖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00例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病人进行调查,按入组单双号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干预,药物维持剂量调整,心理辅导、同伴教育、小组活动、家访等综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美沙酮维持治疗,每两周对两组人员进行一次稽延性戒断症状评价,6个月后比较两组脱失率及保持率。结果:对5次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分数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在治疗开始后2周、4周、6周、8周的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分数均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周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6个月后研究组及对照组的脱失率分别为7%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对美沙酮维持门诊病人预先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维持和社会心理康复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能降低脱失率,提高保持率,最终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