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例难治性硬膜下积液采用颞部入路硬膜下腔-侧裂池沟通及颞肌贴敷术治疗,利于积液的循环和吸收,解除占位,改善局部脑组织微循环和营养,达到根本的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2.
例1 男,43岁.凶头痛、呕吐行走不稳二周,于1991年10月30日入院.头颅CT示:右侧小脑半球囊性占位,梗阻性脑积水(图1a).B超检查双肾为多囊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分型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分型和治疗情况。结果:根据CT表现,中间型7例,外侧型19例,混合型2例。28例急诊手术,21例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高血压性小脑出血应根据血肿的分型、体积、是否侵犯邻近结构等综合评估手术适应证,早期、有效的后颅窝减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许令明  张道兵 《安徽医药》2003,7(3):204-20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脑挫裂伤患血清补体C3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阐明补体C3在继发脑组织炎性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40例颅脑损伤患,观察脑挫裂伤与无脑挫裂伤、重型颅脑损伤与轻、中型颅脑损伤患人院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的血清补体C3的平均水平。结果 补体C3与脑挫裂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补体C3只有在脑挫裂伤患中可有明显升高。结论 补体C3与脑挫裂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许令明 《安徽医学》2003,24(1):52-52
目的 探讨环钻微创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合适的体位 ,局麻或静脉辅助麻醉 ,用长约 7cm直切口或小弧形切口 ,使用直径 4cm的环钻开颅 ,环钻的圆心是血肿中心在近颅表垂直投影点 ,血肿清除后 ,缝合悬吊硬脑膜 ,放回骨瓣 ,缝合头皮。结果  10例手术 ,创伤少 ,出血少 ,平均 9天出院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环钻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早期手术干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昌政  许令明 《安徽医药》2012,16(11):1644-1645
目的探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和早期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近6年内手术救治的32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患者(手术组)和同期29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致脑疝未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诊断依据、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GOS判断预后,手术组3分以下患者占37.5%,明显低于对照组62.1%。结论重视额叶脑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前期或间脑期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及早手术降低颅内压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开颅术后14例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法,本组14例病人,中途放弃治疗2例,其余GOSⅠ级(死亡)2例,GOSⅡ级(植物生存)2例,GOSⅢ级(重残)1例,GOSⅣ级(中残)3例,GOSV级(良好)4例。结论很好地预防,严密的观察,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16例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伴弥漫性脑肿胀的病人,采取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开颅,清出血肿内外减压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许令明  傅先明 《安徽医药》2007,11(9):820-821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TnI动态变化并探讨颅脑损伤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142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按GCS评分多少和伤后昏迷时间的长短,将颅脑损伤病人分型为4组:A组,B组,C组,D组,健康对照E组;入院后1、3、5、7、10 d分别采用金标免疫法定性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免疫抑制-酶动力法定量测定CK-MB,所有患者均行心电监护。结果GCS≥9分的轻型A组和中型B组血清cTnI检出阳性率较低小于10%,升高者5 d左右恢复正常。GCS<9分重型C组和特重型D组血清cTnI检出阳性率明显升高,5~7 d更为明显,达50%以上,10 d后开始恢复正常。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TnI发生异常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尤为脑水肿高峰期最为明显。颅脑损伤越重,GCS评分越低,血清中cTnI含量增高,说明越易导致心肌损害,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分析数字化二维塑形钛板作颞肌下修补手术后颅骨缺损。方法:26例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薄层CT扫描采集数据后数字化塑形,作颞肌下颅骨缺损修补术。结果:手术效果满意,二维塑形钛板强度高,外形与原颅骨符合度高,与骨窗贴合度佳,组织相容性好等,26例患者颅骨修补后外形良好,无钛板外露,无咀嚼疼痛、无局部隆起不适及植入物排斥等不良反应。结论:以二维塑形钛板作颞肌下颅骨修补术具有颅骨外形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