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鉴别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的正品与伪品。方法对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进行钠盐鉴别、氯化物鉴别和水分测定。结果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经砂炒盐水浸渍炮制方法炮制后,钠盐鉴别和氯化物鉴别呈正反应,水分含量增加。结论穿山甲、鳖甲、鸡内金等砂烫类中药进行钠盐鉴别、氯化物鉴别呈正反应,水分测定结果水分含量增加5%~10%者不是《中国药典》正品所采用的炮制方法,应判定为伪品。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经验,将“三仙”即山楂、麦芽、神曲这三味药分别炒焦后能增强消食导滞作用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物质、IL-17与IL-6在颅内感染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3例明确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与25例明确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入院后24 h内脑脊液中SP、IL-17、IL-6的含量,并与同期入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0例作对照,比较3组SP、IL-17、IL-6水平.结果 脑脊液中SP、IL-17、IL-6变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脑组升高更显著,与病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IL-17与IL-6在颅内感染早期表达明显增高,且以细菌感染时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4.
“煮散”初见《金匮要略》,例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右剉麻豆大,每服四钱七,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唐宋时期更为盛行,虽有其历史因素,但在防病治病中充分发挥其一技之长,明清时一些医药名家仍然使用煮散方。“煮散”应是浸出制剂的一种剂型,即将药物加工粉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