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27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81例(66.4%),中等伤残12例(4.4%),严重伤残6例(2.2%),植物生存5例(1.8%),死亡64例(23.4%),转院5例(1.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应重视现场抢救、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清除血肿,早期亚低温治疗,防治并发症,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优势。方法选择手术治疗脑胶质瘤107例,分显微手术组65例,传统手术组42例,比较两组的生存率。结果显微手术组术后1,3,5年生存率高于传统手术组。生存预后与病理分级相关;同种手术方式中,生存预后与肿瘤切除程度和年龄不相关。结论显微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显微手术以其损伤小,适应症宽,全切除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脑胶质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苏科  宋登元  陈友江  阳生光 《吉林医学》2009,30(11):984-98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45例的手术经验、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45例随访3个月-49个月,其中治愈39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死亡0例。神经内镜可以更广泛清晰地显示桥小脑角区间隙Ⅰ内的解剖结构。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可以消除锁孔入路桥小脑角区显微手术的外科解剖死角,有助于正确地判断责任血管以及置入Teflon棉,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脑损害程度与血清S100B蛋白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硝酸还原法检测30名健康人和108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一氧化氮水平(男65例,女43例,年龄为16~65岁;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为3~5分,平均10.4分.其中重型颅脑外伤38例,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组36例,轻型颅脑外伤患者组34例.结果 108例颅脑外伤患者在伤后12 h重型、中型和轻型血清S100B水平分别是[(1.67±0.21)μg/L、(1.22±0.37)μg/L及(0.84±0.25)μg/L],与对照组[(0.38±0.12)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重型患者伤后12 h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轻、中型患者也明显增高,P<0.01.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浓度[(72±19)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0±7)μmol/L],P<0.01;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与轻型、中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中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100B可作为诊断早期脑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技术操作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7年5月,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在骨折节段上下椎体的椎弓根皮肤对应切口并在X线检视下穿刺.定位钻入椎弓根钉,置入固定棒支持复位固定骨折.结果 31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10 min,手术中出血平均为40 ml,住院时间平均21 d.随访9~32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均未发生椎弓根钉断裂及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矫正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不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骨折复位内固定确切.手术操作技术要求精细,X线暴露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塞通(XST)干预治疗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后大脑海马回核因子一KappaBp65(NF—κBp65)的表达,阐明其在全脑I/R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24只,全脑I/R组24只,XST治疗组24只。采用简化的Pulsinelli等的四血管阻塞法建立急性全脑I/R损伤及XST对其作用的模型;用HE染色检测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数目;用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锥体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细胞中NF—KBt,65的表达。结果XST组在再灌注后存活锥体细胞数持续增加,且在用药后3、12、24、48h均明显多于I/R组[(99.23±4.22)个/mmvs(75.83±7.17)个/mm,(80.93±5.36)个/mmvs(51.50±8.26)个/mm,(103.24±5.48)个/mnlvs(35.67±13.17)个/mm,(126.22±7.54)个/mmVS(9.83±4.71)个/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XST组各时间点锥体细胞凋亡率与I/R组比较均明显降低[(8.82±2.71)%VS(22.58±4.68)%,(19.15±6.23)%vs(42.68±3.04)%,(11.82±2.87)%VS(55.51±6.81)%,(8.44±3.23)%vs(71.69±7.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XST组各时间点NF—κBp65表达阳性的细胞数均明显少于I/R组[(13.204-2.50)VS(18.00±1.87),(8.20±5.31)VS(41.60±3.65),(6.70±3.36)vs(55.30±5.10),(7.10±3.57)VS(72.80±4.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全脑I/R损伤后,XST可抑制NF—KBp65的表达,抗细胞凋亡,增加存活神经元的数目而起到脑保护作用,从而为XST在脑复苏应用中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涉及的规范标准.方法 从信息化管理的思路、基础、目标、流程等多个方面详细研究了每部分内容的具体技术规范.结果 医院医疗器械信息化的探讨可为医院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模式.结论 医院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的建立将极大地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摘要 背景:对抗肿瘤药物靶向治疗和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产生的问题,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经改性,偶联人转铁蛋白,生成的人转铁蛋白修饰载药纳米粒,可用于靶向肿瘤药物载体。 目的:制备人转铁蛋白修饰的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并进行表征鉴定,检测其表面蛋白活性。 方法:采用优化的微乳化-离子交联方法制备包覆阿霉素的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粒,以水溶性碳二亚胺为交联剂,将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与人转铁蛋白连接,制备出人转铁蛋白修饰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外观大小、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纳米粒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人转铁蛋白的活性。 结果与结论:人转铁蛋白修饰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70 nm。阿霉素的加入量可影响纳米粒的包封率,当阿霉素的加入量为纳米粒的10%时,包封率和包裹量均最佳。每毫克载药纳米粒可与约65 μg人转铁蛋白连接。人转铁蛋白修饰的载药纳米粒在流式细胞仪上除去非特异性吸附后还有67.3%荧光显示,说明人转铁蛋白修饰的载药纳米粒大部分都偶联上了人转铁蛋白抗体并能保持抗体活性,从而为载药纳米粒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提供了足够的靶向动力。微乳化-离子交联方法制备方法简便可靠,制得的人转铁蛋白修饰载阿霉素海藻酸钠纳米粒有望成为具有潜在价值的一种特异性靶向药物载体。 关键词:海藻酸钠;阿霉素;人转铁蛋白;纳米粒;靶向;生物材料与纳米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1.01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27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81例(66.4%),中等伤残12例(4.4%),严重伤残6例(2.2%),植物生存5例(1.8%),死亡64例(23.4%),转院5例(1.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应重视现场抢救、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清除血肿,早期亚低温治疗,防治并发症,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急性脑缺血性卒中救治程序及提高救治效果。方法加强镇级医院医护人员相关技术培训,熟悉救治、转诊流程、加快救治速度、进行急性期超选择性血栓内溶性法治疗。并对5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痊愈或良好28例(50%),中残10例(17.9%),重残5例(9.1%),植物生存5例(9.1%),死亡8例(13.9%)。结论建立完善的急性脑缺血性卒中的急救网络和救治方案,规范镇级医院的紧急处理,对延长溶栓治疗时间窗,充分共享医疗技术设备资源,是减少致残致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