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24岁的青年从高处摔下而死,他的哥哥为其办理了一切后事,火化的全过程他都在场:可悲的是,此后他却患了一个”怪”病:即他只要看见纸袋纸盒,一定要把它撕开;在家里凡是有盖的瓶罐,他都要把盖儿打开。其实他的理智并未混乱,自己明知道这是毫无意义的事,但就是不能自我抑制,想改却改不过来,你知道吗?医学上管这种病叫作“强迫症”。或许,你,或在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这种病,然而你知道怎样医治吗?这封信会告诉你的。  相似文献   
2.
说来也巧,一天上午,我们心理咨询门诊接待了两位表面看来症状截然不同,但却都被诊断为恐怖性神经症(即恐怖心理障碍)的患者。 初冬的上海已很有寒意。九时,心理咨询接待室里已坐满了人,显得拥挤。此时一位衣着适时,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一进门稍坐定,便见他汗流满面,坐立不宁,忙着解大衣扣子。机警的护士小林发觉有异,上前主动招呼问询。这位中年男子对小林说,我真受不了啦,透不过气来。看,我心跳得多快,要活不成了。护士小姐,我愿付双倍诊费,请求医生马上给我检查治疗……小林当然不会多收他一分钱,把他引导到我的诊室。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中虽没有医学心理学这个名词,更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系统论述,但可以从许多中医文献及一些名家著作中找出有关医学心理学的资料,立论科学,内容丰富,而且其中很多学说与方法,迄今依然被我们所引证和应用。例如《灵枢·师传篇》的告之、语之、导之、开之的心理治疗方法,在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是个热情的孩子,因最近生活上遭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导致胃口不好,睡眠更不好,夜间多梦,尤其麻烦的是常说梦话,我唯恐心头秘密在梦话中讲出,被同宿舍的同学知道。我从小就多梦,好说梦话,有人说这与我的神经类型有关。请问有什么药可以治吗?  相似文献   
5.
在门诊中忧郁性神经症患者不在少数,我国人历来主张温文尔雅是美德,殊不知忧郁症状中就有少动少言这一条,社会上还认为此入娴静文雅,不以为病;而医生常视为神经衰弱加以治疗,治疗不愈,还认为顽症,用抗忧郁药治疗后病才愈好; 有一位年轻的姑娘,地个性内向,读的是会计专科,毕业后分配到一个厂里做财会工作,认真细心,每天与数字圈圈打交道,同事间也少交往,她工作得很称心满意。不过偶尔有头胀、头晕、失眠等不舒服,也不以为然。一天厂领导因为工会缺少  相似文献   
6.
(二)秦汉至南北朝一、秦汉时代1.背景秦汉时代,指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中国在秦汉时代,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秦始皇主张:「书同文,车同轮」,把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都统一起来,促使中国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跟政治、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个时代,也有很大的进步.如由于经济统一,度、量、衡制度的划一,用药分量也就统一.由于文字统一,使文化交流得到方便.在汉代有一个长时期安定的社会,全国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提高,需要更高的医学来保健,这是促进医务发展的重要原因.当时汉武帝扩大疆土,由于地域广阔,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00例出院20年后的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和社会-家庭随访。比较了近期与远期疗效,调查了患者目前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情况,分析了与疗效有关的因素,并将病程形式与影响病程的可能原因也作了分析。这些资料说明,分裂症的预后还是比较乐观的,因此也说明积极开展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苯丙胺治疗脑功能轻微失调1,329例的结果。作者认为凡能增加突触间隙中儿茶酚胺(以去甲肾上腺素可能较大)浓度的药物均可治疗此症,苯丙胺即为一种。由于本组病例强调剂量因人而异、随时调整,故有效率达94.66%,显效率为84.35%。  相似文献   
9.
命名抗焦虑药物,一称“安定剂”,或“弱效安定剂”。许多精神病治疗药物,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抗焦虑作用;但本类药物的主要作用系对抗焦虑,而无治疗其他精神症状的作用。为避免与其他精神病治疗药物名称相混淆,故名抗焦虑药物,以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病依然有神奇的色彩。几年前,上海兴起了一股精神病摘帽风,波及到许多大城市。事情从—— 疯女之谜开始 当时一本很有影响的刊物,登了一位记者的一篇大作,大意是说一位科技人员,为了调进S市,便叫自己的太太装疯。S市精神病医院医生,不做调查研究就把她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这位科技人员凭着妻子患精神病而需要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