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藤酮和哒螨灵慢性暴露对大鼠的神经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鱼藤酮和哒螨灵暴露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及中脑黑质部神经元形态变化。方法 鱼藤酮或哒螨灵暴露采用腹腔注射;运用网格试验、斜坡试验和开阔试验检测暴露前后动物行为学改变;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检测暴露后中脑黑质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 鱼藤酮慢性暴露2个月后,大鼠在金属网格上的移动潜伏期明显增长(P〈0.05);沿斜坡下滑次数显著增多(P〈0.05);在开阔试验中自主活动减少,而静止性蹲坐时间显著增多(P〈O.01);有半数动物出现明显的肌震颤;黑质致密部神经元呈现核固缩、胞体缩小等形态特征。哒螨灵暴露后,动物在开阔试验中跨越方格次数和站立时间较暴露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其他检测参数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 慢性鱼藤酮暴露诱发大鼠出现肌每直、行动迟缓、震颤等帕金森病症状,并导致黑质致密部神经元损伤;哒螨灵暴露能导致大鼠运动减少,但未出现肌僵直、震颤等症状,表明哒螨灵的神经毒性作用比鱼藤酮弱。  相似文献   
2.
运动疲劳对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运动疲劳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情况,探讨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胞外玻璃微电极技术,对运动疲劳前后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神经元动作电位时程及动作电位发放形式进行记录,并对放电神经元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在记录到的运动疲劳组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中,19%自发放电频率>10Hz,而对照组仅有6%,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2)运动疲劳组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除观察到规则单脉冲放电、不规则单脉冲放电、单脉冲与爆发式并存的放电形式外,还观察到规则爆发式放电,其串间隔集中在140~210ms;(3)运动疲劳组高频自发放电的神经元主要集中在新纹状体的外侧深部区域. 结论:运动疲劳后新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发生改变,高频放电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结果提示运动疲劳后神经元放电形式发生改变,可能与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3.
极低频电磁场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关于极低频电磁场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包括跨膜信号传递、酶活性、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方面。此外,就该领域的研究前号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冠心灵的心血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L 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和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分析等方法 ,研究冠心灵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观察其对冠脉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分析冠心灵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结果 :冠心灵增强 Ca2 +跨膜内流 ;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力 ;改善因缺血导致冠脉流量和心肌收缩力的下降 ;功率谱分析显示心迷走交感对心率的调控作用比升高。结论 :冠心灵有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党参、丹参、黄芪、瓜蒌、炙甘草、陈皮、半夏、茯苓、三七组方制成胶囊 ,观察其对豚鼠心肌细胞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正常 /缺血台氏液灌流 ,记录豚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观察药物作用 ,制造缺血模型 ,记录药物对豚鼠在体 EKG的影响。结果 :该药物可使 APD50 显著延长 ,整体动物实验中显著改善缺血状态下的 EKG变化。结论 :该药物可能有阻断钾外流 ,增强钙离子内流的作用 ,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的环境诱发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德富  张贝  翁恩琪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3):120-121,123
目的:就近年来有关环境因子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探讨帕金森病的环境诱发因子及其作用的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r 1983—01/2004-12中与帕金森病的环境诱发因子相关文献,检索词“Parkinson’s disease,envimnmental factor”,并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检索CNBI 1995-01/2005-01期间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帕金森病,环境因子”。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30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以帕金森病及相关环境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文献26篇,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发表且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在筛选到的26篇文献中,7篇为关于N-甲基-4-1,2,3,6-四氢吡啶及其类似物与帕金森病的关系研究,11篇为天于除草剂、有机氯类、鱼藤酮等农药与帕金森病的关系,8篇文献为关于铁、铜、铝等金属元素与帕金森病的关系研究,资料综合:综合史献表明,N-甲基-4-1,2,3,6-四氢吡啶及其天然类似物、百草枯等除草剂、有机氯类农药和鱼藤酬等多种农药、以及金属元素(铅、铜、铁及一结含硫化合物)是环境中潜存的帕金森病诱发因子。结论:N-甲基-4-1,2,3,6-四氢吡啶及其类似化和物、农药、金属元素等环境因子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有关,其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验证。  相似文献   
7.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脑和肝脏c-fos 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小鼠脑和肝组织c fos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暴露于 5 0Hz、0 .2mT及 5 0Hz、6 .0mT的电磁场中 ,持续 2周或 4周 ;采用竞争性RT PCR方法检测小鼠脑和肝脏c fosmRNA水平。结果  5 0Hz、0 .2mT及 5 0Hz、6 .0mT电磁场暴露 2周后 ,小鼠脑组织c fosmRNA的水平上升为 ( 0 .0 178± 0 .0 0 76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0 92± 0 .0 0 4 2 )amol 12 0ngcDNA ,与对照组 [( 0 .0 0 12± 0 .0 0 0 5 )amol 12 0ngcDNA]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肝组织c fosmRNA的水平上升为 ( 0 .0 117± 0 .0 0 5 5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14 8± 0 .0 16 2 )amol 12 0ngcDNA ,与对照组[( 0 .0 0 0 5± 0 .0 0 0 5 )amol 12 0ngcDNA]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0 .2mT和 6 .0mT电磁场暴露4周后 ,小鼠脑组织c fosmRNA的水平上升为 ( 0 .0 10 0± 0 .0 0 5 4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198±0 .0 0 79)amol 12 0ngcDNA ,与对照组 [( 0 .0 0 15± 0 .0 0 0 8)amol 12 0ngcDNA]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肝组织c fosmRNA的水平分别上升为 ( 0 .0 173± 0 .0 12 2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133±0 .0 0 90 )amol 12 0ngcDNA ,而对照组无表达。结论  5 0Hz电磁  相似文献   
8.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脑和肝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小鼠脑和肝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小鼠经 5 0Hz、0 .2mT或 5 0Hz、6 .0mT电磁场暴露 2周 ,采用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  0 .2mT和 6 .0mT电磁场暴露后 ,脑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5 .6 0±1.4 7) %和 ( 4 .73± 0 .4 8) % ,与对照组 [( 2 .90± 0 .75 ) %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肝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4 .19± 2 .0 8) %和 ( 3.38± 0 .6 5 ) % ,与对照组 [( 1.84± 0 .76 ) % ]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脑细胞G0 G1期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 80 .2 1± 1.6 8) %和 ( 79.5 4± 0 .5 6 ) % ,肝细胞G0 G1期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 79.4 2± 1.80 ) %和 ( 80 .4 7± 1.79) % ,与对照组 [分别为 ( 76 .85± 0 .83) %、( 73.36±3.10 ) %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与此同时 ,S期和G2 +M期的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 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可能诱发小鼠脑和肝细胞周期改变 ,并可能进一步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二硫化碳对大鼠子宫肌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接触CS2可致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已经证实:长期接触CS2可导致作业女工月经失调[14],但对与此直接关联的CS2对子宫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子宫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已被证实可直接影响胚胎发育,并导致早产、流产的发生[5]。为了保护CS2...  相似文献   
10.
极低频电磁场及与铅联合作用对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及其与铅的联合作用对小鼠脑和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暴露于 5 0Hz、0 .2mT或 6 .0mT的电磁场中 ,持续 2周 ,同时染铅 (5 0mg/kg) ,观察小鼠脑和肝脏氧化、抗氧化系统和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 电磁场暴露下 ,脑和肝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分别为 (1.35± 0 .0 9)、(6 .15± 0 .2 8)nmol/mgpro(0 .2mT)和 (3.98± 0 .10 )、(6 .5 0± 0 .79)nmol/mgpro(6 .0mT) ,较对照组 [分别为 (1.33± 0 .12 )、(3.95± 0 .2 1)nmol/mgpro]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总抗氧化能力 (T AOC)分别为 (3.99± 0 .39)、(1.92± 0 .32 )U/mgpro(0 .2mT)和 (3.12±0 .37)、(1.5 7± 0 .14 )U/mgpro(6 .0mT) ,较对照组 [分别为 (4.39± 0 .4 8)、(2 .4 5± 0 .2 1)U/mgpro]明显升高 ;肝谷胱甘肽 (GSH)含量也较对照组有所下降。脑细胞和肝细胞膜流动性分别为 1.2 2 4± 0 .190、1.894± 0 .0 76 (0 .2mT)和 1.15 9± 0 .179、1.5 16± 0 .2 0 4 (6 .0mT) ,较对照组 (分别为 1.396± 0 .0 4 0、2 .899± 0 .5 5 2 )下降。电磁场暴露 (6 .0mT)合并染铅 ,与单独电磁场暴露组相比 ,脑和肝脏组织MDA含量分别升高为 (8.4 0± 0 .72 )、(12 .88± 1.0 9)nmol/mgpro ,GSH含量分别升高为 (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