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杀行为在精神科病房中时有发生,若不及时发现,将会给病人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莫大的不幸。防止住院精神病人的自杀是精神科工作者所面临的十分突出而又棘手的问题。而防自杀护理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现就12例有明显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分析,找出相关的护理对策,以便共同做好护理防范工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2年3月~1998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人有37111例,其中12例有明显自杀行为,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0.32‰。按CCMD-2-R诊断标准[1],诊断为精…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防御方式3个方面来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生的个体易感素质和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调查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45例首次发作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42名正常人做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的生活事件负性刺激量(23.58±16.37)和总刺激量(37.31±32.87)较高,社会支持总分(32.78±8.33)、客观支持分(9.94±3.16)、主观支持分(17.82±5.20)及支持利用度(5.02±1.98)得分明显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9~4.88,P<0.05~0.01);防御方式在不成熟(4.75±1.38)和神经症性(4.98±1.42)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44,2.88,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系统缺乏以及防御方式的不成熟和神经症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认知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我们采用认知治疗方法对4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8周的治疗观察,并以48例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使心理治疗生效的因素除了各种心理治疗方法的特殊治疗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治疗技术之外的某些共同因素,这些“非特殊性”的共同因素,被称之为基本治愈机制。对于心理治疗的基本治愈机制尚有不同的论述,本文试图作更为深入的探讨。是那些基本治愈机制使心理治疗生效呢?1 激起和维持来访者的获助期望 病人对心理治疗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我们采用认知治疗方法对4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8周的治疗观察,并以48例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精神分裂症是目前最常见的重症精神病,其病残率、复发率很高,多伴有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虽然药物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预后,但长期服药和病情复发一直困扰着患者和家属。残余的精神症状、受损的社会功能及来自社会家庭的心理压力单靠药物治疗是解决不了的。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精神科医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科医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健康状态。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6例精神科医生进行心理健康状态测评,并与22例综合科医生比较。结果与综合科医生比较,精神科医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且SCL-90中的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科医生社会支持明显缺乏,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及人际关系紧张。应采取多方面的干预措施,提高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黄国光  罗树群 《医学文选》2005,24(5):723-724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期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作用。方法 将64例老年期BPSD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内容包括记忆训练、行为矫正、文体活动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照组32例,仅作常规治疗。疗程为3月。应用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ANSS总分显著下降;治疗组MMSE评分显著上升,但对照组上升不显著。结论 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期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防御方式3个方面来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生的个体易感素质和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调查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45例首次发作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42名正常人做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的生活事件负性刺激量(23.58&;#177;16.37)和总刺激量(37.31&;#177;32.87)较高,社会支持总分(32.78&;#177;8.33)、客观支持分(9.94&;#177;3.16)、主观支持分(17.82&;#177;5.20)及支持利用度(5.02&;#177;1.98)得分明显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9~4.88,P&;lt;0.05~0.01);防御方式在不成熟(4.75&;#177;1.38)和神经症性(4.98&;#177;1.42)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44,2.88,P&;lt;0.01)。结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系统缺乏以及防御方式的不成熟和神经症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