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苯二氮?类药,它具有像瑞芬太尼一样器官独立的新陈代谢作用,并能像咪达唑仑一样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其起效快,恢复迅速,对肝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且能够被氟马西尼快速逆转,这些药理作用使瑞马唑仑在理论上成为较理想的镇静药物。本文主要就瑞马唑仑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对器官功能的影响、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56例脑脓肿临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脓肿系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脑内,引起局限性炎症,继而形成脓腔者,是颅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虽然目前我国的脑脓肿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仍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脑脓肿56例,现将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药学监护是指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目的,药师直接提供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服务[1:177].开放性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及全身性疾病使得脑的外周组织和血脑屏障受到破坏等因素使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本人作为神经外科临床药师,是医疗团队成员之一.2008年11月,本人对一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现将药学监护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单针与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SDH患者随机分成单针组和双针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而单针组只用单针在血肿中部进行穿刺冲洗引流,双针组则在血肿的前部和中部各穿刺一针进行冲洗引流.术后24~72 h复查头颅CT,对血肿清除量、平均冲洗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颅内血肿、颅内积气、蛛网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双针组与单针组比较,术后血肿清除更彻底,术后需冲洗平均次数明显少,而且平均住院日短,住院费用减少(P<0.05).结论 双针微创治疗CSDH效果更好,清除血肿更彻底,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液化引流术治疗)及同期我院收治的54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内科保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对出血点周围的神经损伤比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术后ADL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止血彻底,创伤小,临床效果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法。  相似文献   
6.
外科手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有效方法,尽管目前有许多手术用于治疗HICH,但各种微创手术正逐渐成为主流。我院2006年5月~2010年4月对75例有手术指征的HICH采用锁孔入路显微镜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A,SDF-1A)、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2月~2014年6月间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68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颅动脉瘤夹闭组(对照组)和介入栓塞治疗组(栓塞组),每组各3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SDF-1A、TGF-β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栓塞组患者治疗良好率为55.88%(1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41%(10/34)(χ2=4.870,P=0.027);而且,栓塞组患者的复发率仅为11.76%(4/34)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35%(11/34)(χ2=4.191,P=0.041);但两组患者不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别(χ2=0.086,P=0.770);治疗后,栓塞组患者记忆力和回忆能力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在定向能力、注意力与计算能力和语言能力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DF-1A、TGF-β和TNF-α的水平均明显下降,IL-10的水平则显著升高,且栓塞组患者上述4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可提高颅内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记忆和回忆力,减轻炎性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患者,男,28岁,因右耳听力下降11个月余于2010-12-19入院。入院时主要症状和体征: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右侧颜面部麻木,感觉减退,行走不稳;右侧角膜反射迟钝,右侧咬肌力弱伴肌肉萎缩,右侧跟-膝-胫试验(±),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头颅CT示:右侧桥脑小脑角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约4cm×5cm,边界清楚,内见分隔。头颅MRI示:右侧桥脑小脑角区直径约5cm的类圆形病变,T1WI及FLAIR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内听道CT检查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兔脑创伤后血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含量与损伤程度及其时间动态变化相关性。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轻、中、重度脑损伤组,各组于不同时间点(0.5h、2h、6h、24h)采集标本,检测血清β-APP的含量。结果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的LSD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损伤后血清β-APP均升高。中、重度损伤组各时间点血清β-APP含量较对照组和轻度损伤组升高(P<0.05),重度损伤组血清β-APP含量各时间点均高于同时间点的中度损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损伤组血清β-AP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损伤后血清β-APP含量升高,且损伤越重血清β-APP含量越高。血清β-APP含量可作为早期判断颅脑损伤程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6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脑胶质瘤患者52例为脑胶质瘤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颅脑损伤内减压术患者52例为对照组。收集脑胶质瘤组肿瘤组织和对照组正常脑组织,冷冻保存。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测定HDGF、VEGF mRNA表达水平。将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裂解后提取蛋白,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HDGF、VEGF表达水平。以CD105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显微镜下观察5个视野内微血管数计算MVD。自病理检查确诊起,追踪随访观察脑胶质瘤患者至2015-07-30,随访终点为死亡。结果 脑胶质瘤组HDGF、VEGF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经ELISA、Western blotting测定的HDGF、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组MVD为(74.3±10.4)个/视野,高于对照组的(9.6±1.4)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41,P<0.001)。脑胶质瘤组HDGF mRNA、蛋白(分别经ELISA、Western blotting测定)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562、0.382、0.225,P<0.05),VEGF mRNA、蛋白(分别经ELISA、Western blotting测定)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676、0.471、0.184,P<0.05)。HDGF表达低水平、高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6〔95%CI(11.0,16.1)〕、8.4〔95%CI(6.6,10.2)〕个月,其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8,P=0.002)。VEGF表达低水平、高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3〔95%CI(12.2,16.8)〕、12.6〔95%CI(10.0,15.1)〕个月,其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5,P=0.391)。MVD低水平、高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8〔95%CI(12.3,17.3)〕、10.4〔95%CI(8.1,12.6)〕个月,其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7,P=0.038)。结论 脑胶质瘤组织中HDGF、VEGF表达水平异常升高与肿瘤微血管形成紧密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血管生成和疾病预后的参考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