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多发性创伤病因析与急救护理.方法 分析了47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病因与急救护理,并提快速伤情评估、优先处理致命伤、准确执行急救程序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治愈25例,致残5例,死亡10例,好转7例.结论 护士增加急救护理意识,多发性创伤患者急救时,迅速分析病因、预见性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致残和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头皮斑块53年,近6个月破溃渗出来诊。患者出生时头皮有一块淡黄色斑片,表面粗糙伴有毛发缺失,未进行任何治疗。随年龄增长,斑片面积逐渐增大,形成橘黄色疣状斑块。近6个月皮损破溃渗出,并伴有轻微疼痛,遂来我科就诊。患者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系统检查未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临床确诊的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治疗组66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与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口服,外用氟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66例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外用氟米松乳膏治疗,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治疗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为66.6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胶囊可有效治疗慢性湿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龟头部位红斑鳞屑性皮损的特点,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沧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45例龟头红斑鳞屑性皮损患者.结果 45例龟头红斑鳞屑性皮损患者中20例诊断为银屑病,6例扁平苔藓,5例硬化萎缩性苔藓,1例环状肉芽肿,8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2例二期梅毒疹,3例红斑原因待查.结论 龟头部位红斑鳞屑性皮损易误诊,应仔细进行全身检查,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协助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计算机模拟训练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干预效果, 为VCI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火箭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诊断VCI患者80例,所有研究 对象均由神经内科接受认知评估培训的医生,使用统一规范的指导语进行基线评估,包括蒙特利 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及计算机多维认知评估,包括视觉注意、推理、 空间想象、计算、言语记忆、语言阅读、词语再认、图片即刻回忆、执行等方面;将完成基线评估的所 有研究对象按3∶5的比例完全随机化分为对照组(30例)及训练干预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 内科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参加由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专科医生使用统一的指导语 进行的计算机模拟训练,每次训练1 h。训练30次后(时间周期为30~60 d),两组患者再次接受多维 认知评估。观察计算机模拟训练对视觉注意、推理、空间想象、计算、言语记忆、语言阅读、词语再 认、图片即刻回忆、执行能力的干预效果。 结果 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发现,在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显著性。两 组患者基线MoCA及计算机多维认知评估的各个分项目评分均相近,差异无显著性。干预组训练后, MoCA量表除定向力在训练前后无明显差异外,其余项目均有所好转(P<0.05);计算机多维认知评 估的9个分项目均有所好转(P<0.05)。而对照组患者推理能力(P =0.006)、言语记忆能力(P =0.001) 较前下降,其余认知项目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计算机模拟训练可改善VCI患者的视觉注意、 推理、空间想象、计算、言语记忆、语言阅读、词语再认、图片即刻回忆及执行能力(P<0.05)。 结论 基于计算机的认知功能训练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视觉注意、推理、空间 想象、计算、言语记忆、语言阅读、词语再认、图片即刻回忆及执行能力,为VCI提供了一种新的干预 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秋佳 《河北中医》2012,34(4):525-526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肤赘生物,多侵犯青壮年,好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伸侧暴露部位,皮疹主要表现为粟米至绿豆大小的浅褐色或肤色扁平丘疹,有轻度瘙痒或无明显自觉症状,病程长,病情严重者影响美观并传染给身边的人,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009-02-2010-12,笔者采用消疣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扁平疣66例,并与阿昔洛韦片口服配合阿昔洛韦膏外敷治疗6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既往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 卒中(AIS)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患者登记研究(NCT04080830)中 2016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合并 NVAF 的 AIS 患者数据,根据发病前抗凝状态将 患者分为未抗凝组、充分抗凝组和抗凝不足组,比较 3 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共纳入 749 例合并 NVAF 的 AIS 患者,其中未抗凝组 661 例,充分抗凝组 33 例,抗凝不足组 55 例。充分抗凝组出现大面积 脑梗死的比例、初始和出院时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未抗凝组[15.2%(5/33)比 34.2%(226/666)、4.00(1.00,7.50)分比 8.00(3.00,15.00)分、2.00(0,5.00)分比 4.00(1.00,12.00)分],出院 时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 2 分的比例高于未抗凝组[66.7%(22/33)比 44.0%(226/666)],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P< 0.05)。充分抗凝组和抗凝不足组的静脉溶栓比例低于未抗凝组[3.0%(1/33)、3.6%(2/55) 比 5.6% (37/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充分抗凝组存在心源性 /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的 AIS 病因的患者比例高于未抗凝组和抗凝不足组[42.4%(14/33)比 21.8%(144/666)、16.4%(9/55)],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既往充分抗凝治疗与 NVAF 患者发生 AIS 后卒中严重程度较低和出院 时功能预后较好相关,竞争性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 AIS 发生机制可能是充分抗凝治疗未能有效防控 NVAF 患者 AIS 风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