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缺血性脑卒中(IS)是脑组织缺血坏死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微小RNA(mi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 3'端非编码区(3'-UTR)碱基配对,引起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IS相关基因miRNA靶区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IS的遗传易感性和预后有关。该文拟对miRNAs靶基因(VEGF、IL-1、NLRP3、MTHFR、PON1、BDNF、CRP、HDAC9) 3'-UTR SNPs与IS遗传易感性和预后的关联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彬茹  柯维  王立珍  冯婷婷  刘玲  马英 《重庆医学》2021,50(16):2875-2877
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多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1 ] ,常需抗栓治疗预防再卒中.乙二胺四乙酸(ED T 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 ,EDTA-PTCP)是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盐诱导血小板自身抗体识别血小板抗原而引起的血小板体外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的现象.ED-TA-PTCP临床发生率为0 .07% ~0 .21%,住院患者的发生率稍高,为0 .1% ~2 .0%[2 ].脑梗死合并ED-TA-PTCP临床非常罕见,容易因血小板计数偏低而延误抗栓治疗,现报道1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合并EDTA-PTCP病例,复习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并简述EDTA-PTCP的发生机制,以提高神经科医生对脑梗死伴EDTA-PTCP的认识,避免漏诊或误诊,延误基础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