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腰腹部创伤是当今社会的急诊常见病种[1-2],腹膜后血肿常继发于腰腹部创伤之后,因其常合并严重复合伤、出血性休克等,对于腹膜后血肿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3]。本研究采用床旁常规超声(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US)和超声造影(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联合应用对30例腹部钝性伤腹膜后血肿疑诊患者进行检查,对其应用于腹膜后血肿的诊断效能于金标准进行比对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早期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和糖脂代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奥氮平联合二甲双胍)和对照组30例(奥氮平单药),治疗组根据联合二甲双胍不同剂量(即奥氮平10~20 mg/d+二甲双胍250 mg/d、500 mg/d、750 mg/d)分为治疗1组(30例)、治疗2组(30例)及治疗3组(28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8及12周测定体质量指数(BMI)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前后评定疗效,并记录不良事件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各组体质量及BM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治疗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8,t=2.905;P0.01);各组TC、TG、LDL、对照组及治疗1组FBG、HbA 1c较治疗前增加(P均0.05)、HDL较治疗前降低(P0.05);各组间比较,治疗2组和治疗3组TC、TG、HDL、L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组胃肠道不适症状较多。结论:早期合并二甲双胍(500 mg/d)干预奥氮平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常甲状旁腺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9月至2018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8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患者、17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117例甲状旁腺正常的受检者的甲状旁腺影像特征资料。结果甲状旁腺正常的受检者下组的检出率为61.5%(72/117),显著高于上组的17.9%(21/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PHPT和17例SHPT的患者分别检出14枚和51枚甲状旁腺。正常甲状旁腺、PHPT、SHPT在回声、有无钙化及血流特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正常甲状旁腺,其下组检出率较上组检出率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甲状旁腺呈低回声、血供相对丰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超声诊断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11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颈动脉体瘤,超声诊断准确率达100%。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准确诊断颈动脉体瘤,且具有安全、无创、经济、重复性好的优点,是诊断颈动脉体瘤值得推广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CHPS患儿52例,对其有关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患儿均表现为幽门管壁增厚,呈较均匀低回声,幽门管长径(19.6±7.5)mm,幽门肌厚度(5.24±0.51)mm,幽门直径(18.51±4.01)mm。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CHPS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该病的最佳和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检查在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35例,使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两种方法对比检查,比较二者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本组135例病例中,常规超声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9.9%、88.5%和77.0%;超声造影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2%、92.3%和90.4%。二者敏感性和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超声检查法可以敏感地检出肝内局灶性病变,可应用于日常工作中筛查肝脏疾患;超声造影检查法则可对常规超声难以确诊的病例进行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肝肿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连续成像技术和造影剂SonoVue对149例肝脏局灶性病变作超声造影检查。结果:149确肝脏局灶性病变中,肝脏恶性肿瘤具有较特征性的超声造影表现,而良性病变除血管瘤、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脏囊性占位具有特征性的改变易于诊断外,其他尚无特征性表现。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鉴别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赖振汉  王康健  陈红  黄宁结 《医学综述》2012,(21):3632-3634
微创治疗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代表着医学的新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超声医学的用途不仅在诊断上,在疾病的治疗上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超声引导下的肾囊肿穿刺技术作为非手术微创诊疗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治疗,随着各项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超声引导下治疗肾囊肿在一定程度上已逐步替代手术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影像学检查中,常规超声检查因其安全、可重复性等优势在乳腺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有助于规范常规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评估,已日益广泛应用[1-3]。研究表明超声弹性应变比值可用于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然而常规超声检查联合超声弹性应变比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报道少且  相似文献   
10.
病例女,39岁,以"右上腹部不适10天"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T 36.5°,BP 99/67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肿大,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腹部平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