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降纤酶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生理盐水100mL+降纤酶10IU静脉滴注(静滴),每周2次,连续4用,同时洛伐他汀40 mg,口服,1次/晚,连续4周.对照组予洛伐他汀40 mg,口服,1次/晚,阿斯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连续4周.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检测易损斑块面积及血TC、LDL、HDL、TG.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易损斑块消退或明显缩小.结论 应用降纤酶稳定或消除颈动脉易损斑块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2.
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肺癌早期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因无呼吸道症状,往往贻误就诊,误诊率高达30%-70%。现将我院1988年10月-2004年12月44例以神经、肌肉综合症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降纤药物对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用20%甘露醇或甘油氯化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降纤酶5U行颈动脉注射治疗。结果:(1)观察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峰值治疗前后分别为23±7·4和48±3·7,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后峰值32±3·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2)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由35·67±3·98下降为14·43±2·26,对照组由34·48±4·47下降为28·56±3·3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发病12h后,在监测凝血功能前提下,应用小剂量降纤药物可降低局部血循环阻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有保护神经元、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干出血是临床急症,病死率高.本中心于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应用自制的“特殊部位脑出血微创定位器”(正申请专利中)和微创术实施脑干血肿定位穿刺、血肿抽吸,救治了出血量平均在13.5 ml的8例重症脑干出血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双侧脑疝形成病死率几乎100%,本研究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清除技术(微创术)治疗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双侧脑疝形成疗效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鸢尾素(Irisin)、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对重症肌无力(MG)危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入院的98例MG患者为MG组,根据是否发生MG危象分为危象组(12例)和非危象组(86例),另选取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Irisin、IL-1 β、TNF-α水平,分析其与MG病情的相关性。观察血清Irisin、IL-1 β及TNF-α对MG危象的预测价值。结果 MG组血清Iris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1 β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risin水平与MG病情呈负相关,而血清IL-1 β、TNF-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危象组血清Irisin水平低于非危象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则高于非危象组(P<0.05)。血清Irisin、IL-1 β及TNF-α联合预测MG危象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76...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用降纤酶联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发病6-24h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在发病第1、2、4天分别给予降纤酶10、10和10U颈动脉注射,并每日给予金纳多注射液70mg静滴,每日1次,连续3周;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50mL+金纳多注射液70mg静滴,每日1次,连续3周。治疗前、治疗后3周、3个月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变、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总有效率及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应用降纤酶联合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金纳多,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8.
下呼吸道感染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感染组178例与未感染组172例进行对照,探讨下呼吸道感染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未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组(P<0.05);感染组病死率为23.0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积极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中少量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病灶周围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中少量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治疗组(90例),2组均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黄芪、葛根素或丹参注射液(各30例)静脉滴注,同时配合给予活血化瘀方口服;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28 d行头颅CT检查测定血肿周围水肿的体积;于治疗后14 d和28 d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观察2组的病死率及再出血率。结果:对照组治疗14 d后病灶周围水肿体积开始明显小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7 d后病灶周围水肿体积即开始明显小于治疗前(P<0.01);治疗14 d后,治疗组病灶周围水肿体积即开始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NF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NF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无差异。结论:活血化瘀法能有效减轻脑出血的病灶周围水肿,并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既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操作,也是临床疾病护理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和给药途径,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多长时间较为合适,目前尚无明确规定。拔针后皮下淤血是输液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增加病人的痛苦,也会影响病人以后输液治疗的正常进行。我们对静脉输液后不同按压时间皮下淤血的发生率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最佳按压时间,减少皮下淤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