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出血在急性期伴随有血肿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并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这些因子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继发脑组织损伤产生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将近年来脑出血在免疫学方面取得的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殷旭华  郑永新 《包头医学》1999,23(3):99-100
为观察降纤酶对脑梗塞近期疗效的影响,设降纤酶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各31例,前才除常规治疗外,较早应用降纤酶治疗,二周治愈率分别为48。.4%及22.6%,显效治愈率分别为77.4%及58.1%,结果提示应用降纤酶能明显提高脑梗塞治愈率,改善病残程度,因此,应用降纤酶结合其它治疗,为脑梗塞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急诊与神经科工作中先后遇到低血糖偏瘫6例,均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53~69岁,平均62.4岁。5例有糖尿病史,4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脑梗死病史,1例肾功能不全。5例发病前口服降糖药(其中1例无糖尿病史,治疗胆囊炎中误服降糖药),1例大量饮酒。6例全部有意识障碍,神志模糊3例,浅昏迷2例,中度昏迷1例,均出现偏瘫,其中右侧4例,左侧2例,巴彬斯基征阳性1例,足跖反射中性1例。6例均被误诊为脑血管病。发病0.5~1天做脑CT检查2例,1例脑白质缺血,1例正常;3天后复查5例,2例脑白质缺血,余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糖0.9~2.1mmol/L,平均1.62mmol/L。低血糖诊断一经确立,立即依据血糖水平及意识改善状况,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100ml,5例于发病2~3小时开始治疗,5~40分钟意识转清,随之偏瘫消失。1例急诊可疑脑出血,静脉滴注甘露醇350ml,做脑CT除外脑出血,50分钟后意识开始好转,肌力仍差,测血糖1.4mmol/L,于病后6小时补糖治疗,4小时后肌力恢复,遗留右侧轻偏瘫。  相似文献   
4.
41例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分析范建生,殷旭华(巴盟医院神经内科,临河015000)我院1992年10月~1995年1月间共收治腔隙性脑梗塞患者41例,现将其临床、CT和对Fisher分型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患者均经颅脑CT扫描证...  相似文献   
5.
<正>假性球麻痹是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皮质脑干束)病损,造成支配咽喉部肌群的颅神经核的核上损害,使吞咽功能、构音功能等发生障碍。常见于脑血管病,多见于2次以上的脑卒中或1次多发性脑卒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困难、病理性脑干反射,还可以出现精神情感障碍、排尿困难、锥体束征以及锥体外系和小脑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呃逆,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一种症状,多较顽固,本文使用卫达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脊舒片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取得了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病历选择:本组19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58?..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特征,探讨电生理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患者(病例组)和32名性别及年龄与病例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并对所得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运动末梢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otor active potentials,CMAP)波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潜伏期(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 latency,SL)、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生理检查提示上下肢周围神经损害,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均受累,其中感觉神经占55.47%,运动神经占16.80%,上肢以正中神经(64条)最多见,下肢以腓肠神经(16条)最多见。四肢运动神经256条中43条传导速度减慢,占16.80%,四肢感觉神经256条中142条传导速度减慢,占55.47%,SCV较MCV改变明显,上肢病变重于下肢。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周围神经损害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1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次,1次/d)静脉注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治疗组显效率为82.50%(33/40),对照组显效率为60.98%(25/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血糖(BS)水平的改变,探讨LDH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ACVD患者69例(排除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者),按急性期BS是否增高分为试验组39例(BS〉6.1mmol/L)与试验对照组30例(BS〈6.1mmol/L),并设正常对照组24例,方差分析比较3组血清LDH。结果试验组LDH显著增高,与试验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试验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DH与BS浓度呈正相关(r=0.627,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LDH变化与血糖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血糖(BS)、异柠檬酸脱氢酶(IDH)、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67例非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水平,根据血糖值分为高血糖组(41例)和正常血糖组(26例),另设2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用比色法检测血清IDH、LDH水平,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同工酶)。结果与对照组及正常血糖组相比,高血糖组患者血清IDH、LDH水平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与正常血糖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脑卒中可影响患者BS、血清IDH及LDH水平,非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BS、IDH、LDH水平高,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