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脑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大多呈浸润性生长,单靠手术难以治愈,术后复发率高,而传统的放疗、化疗副作用较大,所以,国内外许多学者十分重视除手术以外的其他局部治疗措施包括局部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现总结国外文献对胶质瘤的局部治疗作综述。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4岁,主因“双下肢无力7年,加重3个月”于2013年8月25日人院。患者7年前出现双下肢无力,并进行性加重,半年后双下肢瘫痪伴感觉障碍,就诊多家当地医院,行胸椎核磁提示椎管内占位(T1-11),因手术困难,未行手术治疗,后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逐渐缓解至正常。3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双下肢无力,自述乳头水平以下无感觉,症状进行性加重,1个月前患者无法行走,伴乳头水平以下感觉减退,以右侧显著,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7岁.主因"腰腿放射性疼痛8年,进行性加重1年余"入院.体检: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GF-1R硫代反义寡核苷酸(IGF-1R APSODN)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的治疗效果及毒性作用。方法构建40只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设溶剂对照组、IGF-1R APSODN(75,50,25mg/kg)三剂量组及氟尿嘧啶阳性对照组,各组裸鼠静脉给药25次,用药期间监测裸鼠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行全血分析,肝肿瘤体积、重量测量,计算抑瘤率,病理组织学检查。重复实验一次。结果两次实验IGF-1R APSODN各剂量组肝肿瘤体积和重量均小于溶剂对照组,其中75mg/kg组抑瘤率分别为76.36%、71.81%,50mg/kg组抑瘤率分别为55.65%、61.74%,25mg/kg组抑瘤率分别为47.72%、50.34%。结论IGF-1R APSODN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肝癌生物学药物。  相似文献   
5.
正36岁的李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2013年曾因颈部疼痛、肢体麻木及间歇性头痛在某医院就诊。当时,核磁共振检查提示患者延髓血管网状细胞瘤伴颈髓空洞症。瘤体虽是良性,但肿瘤较大,血供丰富,已压迫了延髓,并将小脑推挤至上后方,医生建议她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因考虑到手术风险极大,拒绝了手术治疗。两年多来,李女士从未摆脱颈部疼痛。2016年春节前夕,患者的病情明显加重,头痛明显,视物模糊,颈部活动受限,恶心呕吐,四肢麻木,双手精细活动减退,持笔不  相似文献   
6.
脑胶质瘤治疗的新途径——增强对流输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强对流输送(convection-enhanced delivery,CED)是一种治疗脑胶质瘤新的局部给药方法,由Bobo等[1]最先提出,源于当时开发的许多抗瘤新药,由于分子量大,难于通过血脑屏障(BBB),严重限制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此方法目的是增强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提高疗效,减少系统不良反应.此后,国外许多学者应用此法治疗脑胶质瘤并做了大量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本文根据CED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主因“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不清3月余,言语不清1月”入院。体检:神清,语言欠流利,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略左偏,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左巴氏征(+),无感觉障碍,心肺查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60岁以上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破裂出血41例,未破裂出血8例).根据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认动脉瘤后,48例采用经翼点入路,1例采用经纵裂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预后.结果 根据GOS评分,41例破裂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Ⅰ~Ⅲ级28例,其中26例(93%)取得良好预后,重度残疾2例(7%);Hunt-Hess分级Ⅳ级13例,其中7例(54%)取得了良好的预后,重度残疾3例(23%),植物生存1例(8%),死亡2例(15%).未破裂动脉瘤8例,均取得良好预后(100%).结论 破裂动脉瘤的老年患者应尽可能早期手术,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Ⅲ级者预后良好,而Ⅳ级以上病死率和伤残率仍较高;未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l岁,主因“睡眠增多20余天,头痛伴左下肢麻木10余天”于2012年3月23日人院。既往体健,人院查体:T:36.0℃,P:72次/min,R:18次/min,BP:130/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言语流利,遵嘱动作,神经系统体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头颅核磁平扫+增强提示后顶枕巨大占位病变,大小约7cm×8.5cm×8.0cm,肿瘤分叶状,侵犯矢状窦,大脑镰,颅骨,长至皮下,压迫周围脑组织,肿瘤内较大血管留空影,增强明显(见图1,2,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