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及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同时接受物理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后BDNF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氟西汀组BDNF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BI及FMA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氟西汀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给氟西汀和物理治疗后可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提高BDNF的浓度,促进神经元再生和对抗神经元损伤后凋亡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癌是世界上发病率第五高、致死率第四高的恶性肿瘤.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近年来,Tregs(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免疫调节的T细胞亚群,其在肿瘤免疫方面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本综述旨在阐述调节性T细胞与肝癌免疫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护理中引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96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上引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价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MSE各维度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SIE积极因素各项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因素各项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AD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干预中引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安慰剂组,两组患者均同时接受物理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BDNF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m后,氟西汀组BDNF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安慰剂组、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BI及FMA两项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氟西汀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给氟西汀和物理治疗后可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提高BDNF的浓度,促进神经元再生和对抗神经元损伤后凋亡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