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脊液 ( cerebral spinal fluid,CSF)寡克隆区带( oligoclonal band,OB)的出现被当作诊断多发性硬化 ( 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一项指标 ,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体液免疫反应。寡克隆 Ig G带是指在γ球蛋白区带中出现一个不连续的、一般在外周血不能见到的区带 ,对 MS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正常CSF免疫球蛋白 ( Ig)含量极少 ,其中 Ig G含量约为1 0~ 40 mg/L ,Ig A仅为 1~ 2 .5mg/L ,一般不含Ig M。由于 Ig A、Ig M不易检测到 ,故通常检测的是OB Ig G。检测的方法常采用等电聚焦、琼脂糖电泳两种 ,一般认为前者较敏感 ,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Shy—Drager综合征(简称SDS)的临床资料及其误诊情况进行分析,认识并正确诊断本病。方法 收集我科6例SDS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是一种进行性多系统变性病,临床表现以直立性低血压等植物神经系统损害最为突出,并有其他植物神经障碍及中枢神经多系统受累表现,颅脑CT、MRI检查可正常或提示非特异性改变,临床上易造成误诊。结论 充分认识本病,结合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结果综合考虑,可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散发型克-雅病(sporadic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s CJD)的临床特点,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早期发现该病。方法纳入s CJD患者1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早期症状、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生存期等。结果男女比例为1:1.83,平均发病年龄为(60±8.8)岁,首发症状以行走不稳(82.4%)、记忆力减退(64.7%)为主,其中,肌阵挛、磁共振"绸带征"、基底节异常信号、脑电图三相波、脑脊液14-3-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2.4%、76.5%、58.8%、82.4%、70%。随访过程中,12例患者已死亡,平均生存期为(12±7.7)个月。结论本研究中,s CJD患者多数中老年发病,首发症状无特异性,磁共振"绸带征"及脑电图三相波阳性出现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硬比(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着体液免疫异常和细胞免疫异常。本文通过检测CSF及血清碱性髓鞘蛋白(MBP)抗体水平,以阐明其体液免疫机制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及TGF-βmRNA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24例MS患者及15名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介素-2(IL-2)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mRNA表达,其中MS组患者活动期15例,稳定期9例。结果 活动期MS较稳定期和对照组IL-2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而TGF-β表达明显降低(P〈0.01)。稳定期患者的IL  相似文献   
6.
Meige综合征误诊为面肌痉挛10例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陆曦,林艾羽,李智文,王华燕福州市第一医院张笙Meige综合征又称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是成人多动症的一种。临床上常困对本病认识不足而误诊。近年来我院收治10例,现报告如下。一、临...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55岁以后发病者较为少见,该组病人通常称为迟发性多发性硬化,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本文报告20个病例,结果提示该型以慢性起病多见,该病所特有的一些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对该型提供诊断线索。该型恢复期的治疗采用中药对预后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非艾滋病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预后的相关因素,建立有效合理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非艾滋病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建模分析.结果 基础疾病(x10)、脑实质受累(x4)、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x7)、首次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率(x13)、首次脑脊液隐球菌墨汁染色涂片阳性率(x12)与预后影响(y)有紧密联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1+exp(-z)],其中,z=0.781x10+2.287x4+0.707x7+1.134x13-1.837x12-4.420.通过Hosmer-Lemeshow等混合检验发现所得模型是合理的,通过样本检测发现平均准确率高达84%.结论 非艾滋病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预后与宿主存在的基础疾病、脑实质有无受累、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首次脑脊液隐球菌墨汁染色图片阳性率、首次脑脊液真菌培养阳性率相关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脑脊液及血清碱性髓鞘蛋白(MBP)抗体水平,及观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白细胞介素(IL)-2、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mRNA表达,探讨多发性硬化(MS)免疫机理以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病人组为临床确诊的MS42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OND)组25例,对照组为健康成人或腰麻手术病人20名。对上述对象皆收集其血清标本。对MS组中的31例、OND组中的25例及对照组中的14名采取脑脊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MBP抗体的水平。分别以对照组脑脊液和血清MBP抗体水平的x-+2s为阳性标准,计算其余两组的阳性与阴性数目。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24例MS病人及15名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TGF-β的mRNA表达。其中MS组病人活动期15例,稳定期9例。结果MS组脑脊液和血清的MBP抗体水平均比对照组增高,统计学处理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S组的脑脊液和血清MBP抗体水平较OND组为高,二者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MS组中,脑脊液标本MBP抗体的阳性率虽高于血清(分别为80.7%和6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OND组,脑脊液和  相似文献   
10.
麻痹性痴呆的临床分析(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9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痴呆为突出表现,随着病情进展,精神障碍日渐明显。血、脑脊液中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及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均阳性。脑脊液压力正常,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分类以小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增高。MRI均显示大脑皮质萎缩,6例还出现脑实质内多发异常信号。结论麻痹性痴呆有不同表现形式,易误诊。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MRI检查能提供重要依据,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测阳性可确诊。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仍为首选疗法,及早诊断,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