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6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院自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9月使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2 8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参照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 ,均行CT证实。治疗组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年龄 5 0~ 71岁 ;对照组 2 5例 ,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 5 1~ 6 8岁。1 2 治疗方法 治病组 :当日给于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加降纤酶 10u静滴 ,第 3天、第 5天各 5u。对照组 :给于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加复方丹参针 16ml静滴 ,每日一次 ,连用 14天。基础药物为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加复方丹参针 10ml静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方法 对24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本组发病患者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对临床早期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者,CT、MRI检查未发现阳性病灶,应行DSA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与血脂的关系。结果梗死组78例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78%。对照组11例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我院于 1998年始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6例面肌痉挛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面肌痉挛 6例 ,双侧 1例。男 1例 ,女 5例。年龄 3 2~ 66岁 ,病程 1~ 5年 ,均为药物、针炙等治疗未能控制者 ,头颅CT 4例 ,MRI 1例 ,均未见异常。由专人负责注射 ,注射前预先交待可能发生副作用 ,患者家属签字 ,注射后 1周、2周、1个月复诊一次 ,后每月复诊或电话联系一次 ,记录病情变化。1 2 药物与方法 使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A型肉毒毒素 ,每支含毒素 40u ,用 1 6ml生理盐水稀释。采用多点肌肉注射法。眼脸注射点 :距上…  相似文献   
6.
目前脑血管病在中青年期发病逐渐增多,其中以中青年脑出血患者发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自1993—04~2001-08收治的中青年脑出血21例发病因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0—43岁,平均31.5岁。  相似文献   
7.
目前脑血管病在中青年期发病逐渐增多,其中以中青年脑出血患者发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自1993-04~2001-08收治的中青年脑出血21例发病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