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重症肌无力的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3例重症肌无力52次免疫球蛋白测定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配对分析结果。发现患者血清IgG高于正常均数,以眼肌型最低,延髓肌及全身肌型较高,IgG随病程延长逐步降低,并呈负相关;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数低于对照组,亦与病程成负相关。认为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和IgG增高是本病的基本免疫异常;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可能与T细胞亚群的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人脑胶质瘤碱性蛋白及其免疫核糖核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脑胶质瘤提取的碱性蛋白,具有肿瘤共同抗原的特性,在巨噬细胞电泳试验中,92.1%的脑瘤,90.2%的恶性肿瘤呈阳性,正常人1.3%为阳性。胶质瘤碱性蛋白免疫动物,可使豚鼠,羊、马致敏,从致敏动物淋巴组织中提取的免疫核糖核酸,具有免疫活性,并能超越种间屏障传递至人的淋巴细胞。从而为胶质瘤碱性蛋白制备的免疫核糖核酸治疗人体肿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胶质瘤碱性蛋白免疫核糖核酸治疗103例脑瘤,计胶质瘤93例、脑膜瘤5例、松果体瘤、垂体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及转移瘤各1例。近期疗效,好转46例(44.6%),不变53例(51.5%),恶化4例(3.9%),典型病例于CT上见到肿瘤缩小、消失。比较55例天幕上恶性胶质瘤的远期疗效,iRNA加手术放疗的30例为治疗组,手术放疗的25例为对照组,2年存活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28.0%,死亡病例的平均生存期,治疗组为13.1±2.28月,对照组为9.5±4.9月,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Jerne和Nordin首先应用溶血空斑技术,体外检测单细胞水平的抗体分泌细胞(B淋巴细胞),但它存在操作步骤繁杂,实验结果受许多因素影响等,促使许多学者寻找简易而重复性较好的新检测方法。 近年来,Sedgwick和Holt、Czerkinsky等应用ELISA基本原理建立了特异性抗  相似文献   
5.
温胆汤最早见于《外台秘要》卷17引《集验方》,方中生姜四两,半夏二两,橘皮三两,竹茹二两,枳实二枚,甘草一两。现代中医在临床上运用温胆汤治疗晚期胃癌表现为肝胃不和、痰湿内扰所致恶心频发、呕吐痰涎的病例,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免疫核糖核酸(iRNA)用于肿瘤的治疗是近年来国内外的一项新疗法,试图通过提高机体的某些免疫能力来使肿瘤得以控制。我科自1982年10月至1984年12月使用我院与解放军127医院合作制成的制剂治疗泌尿男生殖系肿瘤20例,现报告如下:免疫核糖核酸的提取(一)免疫抗原的选择:Field 在70年代发现人脑组织和恶性肿瘤中提取的碱性蛋白能使肿瘤病人  相似文献   
7.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1]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除有明显的口干、眼干等干燥症状外,还可伴发其他脏器损害,如间质性肺炎、肾小管酸中毒、萎缩性胃炎、肝脏损害等,本病可分为原发和继发,好发于30~60岁女性,男女比例为1∶9~10.国内对万余人调查表明,原发性SS的发病率为0.29%~0.77%[2],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目前本病病因不明,现代医学治疗尚缺乏有效方法,且毒副作用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历史悠久,在宋代的《千机要方》中就已有记载.何静[3]运用养阴增液汤辅助硫酸羟氯喹治疗SS与单纯应用硫酸羟氯喹作对照,结果白细胞较对照组有了明显升高,SS-A阳性率由80%下降到15%,SS-B阳性率由80%下降到33%,血沉和肝功较对照组相比较下降更明显.我院整体医学在增液汤基础上加减研制出干燥增液汤,在治疗SS临床上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