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自1986年元月~1988年12月,用传统的刺络拔罐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获得较好效果,特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病例为20岁~50岁的已婚门诊病人,年龄最大者50岁,最小者20岁;其中20岁~30岁者48例,31岁~40岁者45例,41岁~50岁者7例。患病时间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21年,平均患病时间为3年零6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胃舒平与埃索美拉唑治疗儿童胃食管反流(GERD)的疗效。方法:选择58例GERD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1.5 mg.kg-1.d-1,每日1次,晨起口服;对照组给予胃舒平,每次1~2片,每日3次,饭前30 min服用。治疗3周后评价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上腹痛、胃灼热、胸骨后痛等症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儿童GERD疗效优于胃舒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医按摩对脑卒中患者局部脑血流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技术测定 6例脑卒中患者按摩前后的局部脑血流量。结果  6例脑卒中患者按摩前皆有不同程度局部脑血流减低 ,按摩患肢后 ,对侧大脑半球原脑血流减低区皆有不同改善 ,其中对侧额顶叶及同侧大脑白质区按摩前后差异显著。从图像表现来看 ,脑血流功能改善以病灶周边较明显 ,病变范围小、程度轻者更明显。按摩前后脑血流功能评分差异显著 ,分别为 - 2 7± 1 6和 - 1 2± 1 7,t=- 3 .8,P <0 .0 5。结论 中医按摩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功能改善有肯定的作用 ,这种作用同躯体感觉、运动传入冲动刺激有关 ,可反射性引起神经系统各级水平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病例:李××,女,58岁,教师。患者因家事操劳过度,于1985年10月2日晨起床时,突然跌倒,不省人事而来院急诊。当时患者呈昏迷状态,口眼向左歪斜,右侧肢体瘫痪,瞳孔缩小如针尖,口唇紫绀,紫绪,体沮37.8℃,脉搏102次/分,呼吸极不规则,血压18。/102 mmHg,诊为脑滋血。立即输液、输氧、降压、止血、保护脑细胞、降低颅内压等综合抢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分析了海拔3719m的高原牧区综合性医院就诊,住院患者中肝包虫病的B超检出率及其特点。总检出率为2.89%,藏族牧民检出率为4.27%,移居者中检出率为0.81%,差异极为显著(P<0.001)。经手术证实的87例肝包虫囊肿有如下特点:①累及右叶的多为81.61%;②1000ml以上的巨大囊肿多,为55.17%;③类型中以子囊孙囊型的多,为57.47%;④囊肿合并感染的多,为37.93%;⑤伴有其它脏器的包虫病者多,为30.11%。B超是检出和诊断肝包虫病首选的检出方法,诊断准确率为98.85%。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是医院治疗及抢救的重要场所,具有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节奏快、环节多,风险性大的特点.患者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之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及挑战.为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我科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占世界死亡率首位,重症脑出血的病死率尤高。死亡原因主要是水肿、脑疝、肺内感染的脏器功能衰竭。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抢救脑出血的成功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科近年收治重症脑出血的病死率显著下降,某种程度上,护理工作的成败决定着病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5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酵中药膏穴位贴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发酵中药膏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2组各项评分除支撑外,其余各项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相比较,在改善疼痛项评分方面,对照组优于治疗组;在改善跛行、交锁、膝软、肿胀、爬楼梯和下蹲项评分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Lysholm总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治疗后Lysholm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78.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发酵温灸贴治疗KO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KO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与常规针刺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短刺法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短刺法针刺对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短刺法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前后观察头痛视觉模拟评分值变化。[结果]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与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愈25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90.0%;对照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愈显率为72.5%,两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刺法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较常规针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