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评估MRI技术判定乳腺癌肿瘤边界的准确性,验证MRI技术在手术前判断乳腺癌浸润范围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新鲜乳腺离体标本17个,离体后迅速行MR扫描及病理检查,在7.0 T MR成像仪上采集乳腺癌离体样本的MR T1WI、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通过Vnmr J 4.0计算出表观扩散系数像(ADC)及各向异性分数像(FA)。在Vnmr J 4.0软件上对DWI、ADC和FA图通过手工勾绘病变范围,并计算病变面积。在显微镜下标记病理切片的病变范围,通过Photoshop软件计算病变面积,最后比较上述图像的病变范围与病理染色切片的病变范围差异。结果在送检的乳腺癌标本中,经病理证实14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为乳头状癌,1例为黏液腺癌。结合不同序列的MRI可观察到乳腺肿瘤边缘的浸润范围。经过spss19.0软件分析,发现MR DWI、ADC及FA像的病变面积与病理标本浸润范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DWI平均面积[(4.32±1.28)cm2]与病理平均面积[(3.81±1.12)cm2]比较,r=0.966,P0.01;ADC平均面积[(4.68±1.43)cm2]与病理平均面积[(3.81±1.12)cm2]比较,r=0.976,P0.01;FA平均面积[(4.74±1.53)cm2]与病理平均面积[(3.81±1.12)cm2]比较,r=0.964,P0.01)。结论 7.0 T MRI ADC图和FA图在评估肿瘤浸润范围具有更明显的价值,病变面积与病理结果有很高的相关性,可为乳腺癌术前病变范围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4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成对照和治疗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单项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治疗组52例患者采用MTX注射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疗程更短。两组比较,治疗组B—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并不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高、疗程短、安全可靠、经济、简便、无明显不良反应,而且易被患者接受,并可以保留生育能力。值得各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发现脊髓功能激活区域和电生理等理论对应区域相一致,多数学者认为使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检测脊髓神经功能是可行的。 目的:检测电针刺激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激活区特征,验证使用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来客观评价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疗效的可行性。 方法:使用电针同时刺激3例脊髓损伤患者和5名健康志愿者的右手合谷穴和曲池穴,采用组块设计方法,使用SPM2软件得到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脊髓内真实的激活区,分析激活区在矢状位和横断位上的分布特征,并与健康志愿者的激活分布对比,找出患者的激活分布差异。 结果与结论:5名健康志愿者在脊柱C2、C5段均重复出现激活信号,在C6段4名出现激活;3例脊髓损伤患者在脊柱C2,C6段均出现均重复出现激活,其中1例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激活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可以观察到针灸刺激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功能激活,因此可以根据功能激活区的分布及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价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 关键词:磁共振功能成像;脊髓损伤;针灸;穴位;SEEP;数字化图像与影像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发现脊髓功能激活区域和电生理等理论对应区域相一致,多数学者认为使用功能磁共振技术检测脊髓神经功能是可行的.目的:检测电针刺激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激活区特征,验证使用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来客观评价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疗效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电针同时刺激3例脊髓损伤患者和5名健康志愿者的右手合谷穴和曲池穴,采用组块设计方法,使用SPM2软件得到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脊髓内真实的激活区,分析激活区在矢状位和横断位上的分布特征,并与健康志愿者的激活分布对比,找出患者的激活分布差异.结果与结论:5名健康志愿者在脊柱C2、C5段均重复出现激活信号,在C6段4名出现激活;3例脊髓损伤患者在脊柱C2,C6段均出现均重复出现激活,其中1例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激活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可以观察到针灸刺激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功能激活,因此可以根据功能激活区的分布及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价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由良性的腺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共同组成的双相性肿瘤,其在临床上少见,仅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1%[1].乳腺叶状肿瘤常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生长时间较长,因突然迅速增大而就诊.由于乳腺叶状肿瘤的发病率低,临床报道罕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甲乳疝外科收治1例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伴破溃术后复发的患...  相似文献   
6.
3093例产后出血原因的探讨倪凤鸣,李志扬主题词产后出血/病因学中国图书分类号R714.461巢湖地区四县一市及地区医院1994年1月~1994年12月共1年时间内分娩的产妇46975名,产后24h内出皿>500ml伴有休克早期或出现休克的产妇共计3...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电针刺激合谷穴和曲池穴的脊髓fMRI的可行性。方法 8名健康志愿者,电针同时刺激右手合谷穴和右肘曲池穴,采用组块设计方法,使用SPM2软件得到功能激活的t检验图,在矢状位上分析脊柱不同区的激活总像素数和最大强度值,在横断位上观察激活区的位置,并对比不同刺激时间对激活分布和信号强度的影响。结果 8名志愿者脊髓中均存在激活,矢状面上激活点分布在脊柱C2~T1段,但主要集中在脊柱C2、C4、C5和C6段。横断面上主要激活区域位于同侧,尤其是在脊髓的后角及前角(功能区),同时发现对侧后角有少量显著激活区。与刺激5次组相比,刺激3次组的最大激活信号强度较高,且伪激活数较少。结论使用电针刺激合谷穴和曲池穴,通过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观测到脊髓的功能激活区,而且激活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脂肪乳剂灌胃对小鼠形成脂肪肝的可能。方法:4月龄SD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NS),高脂高糖组(普通饲食+高脂高糖乳剂灌胃)和高脂组(普通饲食+脂肪乳剂灌胃),每组8只。灌胃量2 mL/kg,每日1次,连续8周,且每周称重1次。实验结束后,测小鼠血糖,眼眶取血处死小鼠,分离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观察肝脏的肝质量指数、病理切片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脂组8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明显下降(P〈0.01),肝脏出现脂肪细胞和炎症浸润等病理变化。结论:长期脂肪乳剂灌胃可建立小鼠脂肪肝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IC/miR-155基因及毗连区rs1893650、rs2829803、rs2282471和rs2829806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比较了5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与491例正常人之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它们对哮喘危险度的影响。结果 4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对TT基因型,rs1893650位点的CT基因型(OR=0. 650,95%CI=0. 466~0. 906,P=0. 011)和CC+CT基因型(OR=0. 695,95%CI=0. 508~0. 952,P=0. 023)均降低了哮喘发生的风险;同样,相对TT基因型,rs2829806位点的TG基因型(OR=0. 666,95%CI=0. 474~0. 936,P=0. 019)和GG+TG基因型(OR=0. 710,95%CI=0. 515~0. 979,P=0. 037)也均降低了哮喘发生的风险。而rs2829803和rs2282471位点的基因型与哮喘发生的危险性均无关(P 0. 05)。结论 BIC/miR-155基因及毗连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哮喘易感性有关。但BIC/miR-155基因及毗连区中的这种遗传变异对哮喘易感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加味消瘰丸联合耳穴压豆对肉芽肿性乳腺炎(G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热毒痰瘀型GM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消瘰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时间、肿块体积缩小差值、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Harris标准评价结果、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36/40)比70.0%(28/40)](P=0.02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4.2±1.1)个月比(5.0±1.2)个月],肿块体积缩小差值大于对照组[(2.9±0.6)cm3比(2.2±0.8)cm3](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乳房外形Harris标准评价优于对照组(P=0.039)。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内GM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