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进行溶栓患者104例,根据有无房颤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其中房颤组42例,非房颤组62例,比较2组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以及颅内出血、死亡等不良结局情况。结果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患者在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的ADL评分、溶栓时间(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糖尿病患者占比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平均年龄、高血压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房颤组溶栓前、溶栓后24h及7d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房颤组溶栓前、溶栓后24h、7d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房颤组溶栓后患者颅内出血转化11例,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不良结局6例,而非房颤组颅内出血转化为3例,无症状性颅内出血,不良结局2例,2组颅内出血转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症状性颅内出血(P=0.076)及不良结局(P=0.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房颤患者是颅内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结论房颤相关性卒中患者溶栓后虽明显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但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及不良结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来信摘登     
我们经常以《新医学》介绍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指导我们的临床工作。如我们阅读了今年第8期上“链霉素类抗生素毒性反应治疗体会”一文后,我们遇到了一位注射庆大霉素出现头昏、眼花、口周发麻、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Apelin-13与Apelin-17预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次发病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弥散加权成像(DWI)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将其分为侧支不良组(ASPECTS评分0~7分)57例和侧支良好组(ASPECTS评分8~10分)53例,另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55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Apelin-13与Apelin-17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侧支循环建立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Apelin-13、Apelin-17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侧支循环建立的预测效能。结果侧支良好组Apelin-13与Apelin-17水平明显高于侧支不良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支不良组与健康对照组Apelin-13与Apelin-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LR是侧支循环建立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79,95%CI 1.157~1.983,P=0.002),而Apelin-13与Apelin-17是侧支循环建立的保护因素(Apelin-13:OR=0.793,95%CI 0.814~0.925,P=0.015;Apelin-17:OR=0.671,95%CI 0.743~0.905,P=0.011)。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CTA评分与Apelin-13、Apelin-17水平呈正相关(r=0.327,P=0.003;r=0.319,P=0.003)。取Apelin-13表达38.13μg/L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侧支循环建立的敏感度为0.758,特异度为0.817,取Apelin-17表达36.79μg/L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侧支循环建立的敏感度为0.683,特异度为0.828。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Apelin-13与Apelin-17明显升高,其高表达与脑侧支循环的建立显著相关,可作为患者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2011年7月至2014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并收治了胫骨平台后侧骨折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9~55岁(平均45.8岁);其中17例为单纯后柱骨折,4例合并内侧或外侧柱骨折,单纯后柱骨折中8例患者为后内侧骨折,5例患者为后外侧骨折,4例患者同时累及后内和后外侧。用改良后侧手术入路术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本组患者中有4例合并内侧柱或者外侧柱骨折,取“漂浮”体位,采用前内或者前外侧联合入路。采用DeCoster 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术后即刻复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美国特种医院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术后12个月患膝功能进行分析。 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即刻X线复查,骨折复位良好。本组患者均获得长时间随访,随访时间12~22(平均16.2)个月。患者10~12周开始部分负重锻炼,骨折愈合后可逐渐完全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12~15(平均13)周,无骨延迟愈合、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关节僵硬,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查膝关节的屈伸度平均为5°~130°,根据美国特种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87.2分(65~94分),优良率为90.5%。 结论 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操作简单、骨折暴露充分,固定切实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