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吗啡戒断反应对血管反应性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大鼠注射递增剂量的吗啡两周后iv纳洛酮催瘾,记录乙酰胆碱(Ach)的降压效应。用含不同药物的Kreb’s液灌流大鼠离体肠系膜血管床。AR-CM-MIC阳离子测定系统检测培养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aec)和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胞浆内游离钙([Ca~(2 )]_i)。计算smc呈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CREB)免疫阳性反应的比例。结果:纳洛酮iv 2mg/kg催瘾后钝化的Ach降压效应同催瘾前一致。以纳洛酮25μmol/L取代灌流液所含吗啡20μmol/L使成瘾大鼠肠系膜血管的去甲肾上腺素(NE)升压效应的EC_(50)(μmol/L)从2.06±0.38降至1.14±0.21(n=8,P<0.01),而吗啡40μmol/L完全预防NE的作用。即时加入吗啡后对照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 )]_i反应不一。纳洛酮使2/3的吗啡预处理组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 )]_i显著升高,呈Phospho-CREB免疫阳性反应的比例也因之增加。部分内皮细胞的[Ca~(2 )]_i明显下降。结论:纳洛酮增加慢性吗啡处理大鼠血管的反应性可能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增加有关,并伴有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磷酸化增强。  相似文献   
2.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生物学特性为浸润性生长,难治疗,易复发,预后差等。目前,虽然手术是脑胶质瘤治疗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手段,但是因为GBM具有高度侵袭性,呈现弥漫浸润性生长,与周围健康脑组织缺乏组织学边界,且常常位于脑功能区域,肿瘤的完全切除往往难以完成。因此探索针对GBM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策略仍然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针对GBM的非手术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脑胶质瘤非手术治疗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3.
谷娜  李小煜 《吉林医学》2013,34(9):17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6例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甲状腺及结节的大小、内部回声、周边回声、结节的血供,且结节良恶性的特征,对比术后病理。结果:甲状腺良性结节诊断符合率为90%、恶性结节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临床术前确定手术方案及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