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阴性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氨磺必利和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应用氨磺必利治疗,疗程12周,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SAN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观察组总有效率77.55%显著优于对照组61.22%;观察组SS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TESS评分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氨磺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临床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方法随机抽取精神科医师及其他内科医师各55名,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精神科医师成就感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内科医师,情绪衰竭、玩世不恭等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内科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科医师年龄、性别、学历、婚姻等一般因素在职业倦怠MBI-GS评分中无明显差异,收入、家庭、人际、健康等满意度情况满意度与职业倦怠关系较为密切。结论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较其他内科医生更为严重,其职业倦怠与收入、家庭、人际、健康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w后进行常规检查、使用PANSS量表、CDSS量表评价疗效,SPES评价副反应,随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空腹血糖、血浆泌乳素等检查,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氨磺必利组痊愈7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利培酮组痊愈7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7,P>0.05),氨磺必利组中发热1例,失眠1例,血压异常1例,恶心2例,需治疗的EPS 1例,泌乳素相关不良反应10例。利培酮组嗜睡1例,血压异常6例,心电图QT延长2例,需治疗的EPS 3例,泌乳素相关不良反应15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的总体疗效相似,但其氨磺必利表现出对抑郁症状及阴性症状的疗效更为明显,且对糖代谢、心血管、泌乳素等的影响较小,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米舒必利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分别予以阿米舒必利与氯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第4、8周末,阿米舒必利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0.53%和15.79%,氯氮平组为28.57%和38.10%,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9、7.47,P均小于0.05);两组高剂量心电图改变人数均较低剂量明显(χ2=5.10、10.32,P均<0.05);阿米舒必利组在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段改变、Q-T间期延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氯氮平组(P均<0.05)。结论:阿米舒必利及氯氮平高剂量对心电图改变较低剂量明显,阿米舒必利对心电图影响显著低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首发躁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托吡酯和利培酮进行治疗,入组前及治疗后1、2、4w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BRMS、CGI、TESS评分,疗程为期4w。结果经过4w治疗,托吡酯组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利培酮组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率两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托吡酯和利培酮治疗首发躁狂症均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