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也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131-131,134
目的:讨论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60例实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使用麻醉前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中有0例患者为3级,有4例患者为2级,有40例患者为1级,有36例患者为0级.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为3级,有10例患者为2级,有38例患者为1级,有24例患者为0级.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收缩压为122.02±4.53mmHg,对照组的收缩压为134.28±6.71mmHg,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舒张压为71.43±2.16mmHg,对照组的舒张压为81.55±4.21mmHg,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心率为83.28±1.32次/分钟,对照组的心率为88.81±3.54次/分钟,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实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中使用麻醉前心理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的苏醒期躁动,降低血压,减少心率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间质性肺气肿一例报告李也(锦州市第二医院放射科)患者,男,60岁,自述咳喘30余年,时有咳黄痰史。于1987年12月2日因突发呼吸困难,口唇发组,急诊来院就医。X线检查:两肺野扩大,透光度增强,心影相对缩小,膈肌低位,肺纹理增强,肋间隙增宽;左脊柱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与非WUS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以探索WU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5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病72?h内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非卒中入院、既往无卒中病史且性别、年龄(±5岁)匹配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是否为WUS将AIS组分为WUS组和非WUS组。收集入组患者入院第2日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比较AIS组和对照组以及WUS组和非WUS组间的凝血功能差异。在AIS患者中,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凝血功能与WUS的相关性。 结果 AIS组和对照组各342例,AIS患者中WUS 67例(19.6%),非WUS 275例(80.4%)。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IS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23.2(20.7~26.3)s?vs.?24.0(21.6~26.8)s,P=0.019)和凝血酶时间[18.4(17.9~19.1)s?vs.?18.9(18.3~19.4)s,P<0.001]缩短,而D-二聚体[270.0(170.0~460.0)ng/mL?vs.?220.0(137.5~352.5)ng/mL,P<0.001]、纤维蛋白原[287.0(243.8~331.0)g/L?vs.?255.0(221.0~292.3)g/L,P<0.001]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1.1(0.6~1.6)μg/mL?vs.?0.7(0.4~1.1)μg/mL,P<0.001]水平升高。在AIS患者中,WUS组较非WUS组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NIHSS 3(2~6)分?vs.?2(1~4)分,P=0.005]、采血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比例更高(94.0%?vs.?84.0%,P=0.034),2组的发病到采血时间分布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1)。凝血功能方面,WUS组的APTT较非WUS组延长[24.8(21.5~27.5)s?vs.?22.9(20.5~25.9)s,P=0.004],其余凝血功能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TT延长与WUS独立相关(OR?2.082,95%CI?1.156~3.751,P=0.015)。 结论 WUS患者的APTT较非WUS患者延长,提示WUS患者可能具有更差的内源性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分布特点及其与儿童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9月宿迁市6所中小学资料完整的3154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测量身高、体质量并检测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酸(UA),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不同体质量组的肾功能,分析体质指数(BMI)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性别...  相似文献   
5.
自2010年1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发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通知。马晓伟部长在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作为2010年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响应卫生部号召,对住院病人实施从入院到出院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得到实惠。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先行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经验,对产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致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真正实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李也菇 《当代医学》2011,17(36):86-87
目的观察分析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中的诊断结果,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32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观察分析首次住院时、溶栓后、出院前的心电图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在入院时以TⅢ倒置发生率最高,其次为SI〉0.1mV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心电波形的倒置发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溶栓后以TⅢ倒置明显变浅或直立、QⅢ明显减少或消失、QRS波群的电轴向左移、SI变浅为主要的心电图改变;出院时QⅢ明显减小,RⅢ明显减小,RⅡ明显增大。结论对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疑似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应结合实际病情作进一步检查,尽早诊断,及时制定出抗凝、溶栓等治疗方案,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侧支循环对非急性期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决 策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7月-2015年12月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积极药物治疗的非 急性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根据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and 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ASITN)/介入放射学会(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SIR)侧支血流分级系统标准评估每位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分为侧支良好组(ASITN/SIR 分级0~2级)及侧支不良组(ASITN/SIR分级3~4级)。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责任血 管相关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及相关血管性死亡情况;采用Cox回归法分析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危 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302例患者,其中222例为侧支良好组,80例为侧支不良组,随访2~8年,中位随访时 间为4.0(3.0~5.0)年。随访期间,共45例(14.9%)发生了责任血管相关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侧 支良好组缺血性血管事件2年累积复发率及死亡率均低于侧支不良组(血管事件复发率:14.3% vs 23.8%,P =0.008;死亡率:4.4% vs 10%,P =0.006)。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冠心病史、侧 支循环差(RR 1.86,95%CI 1.03~4.53,P =0.041)和出院时mRS>2分(RR 3.43,95%CI 1.69~6.96, P =0.001)是影响责任血管相关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非急性症状性单侧颈内/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尤其侧支循环不良者,即使经过严格的 药物治疗,2年内仍存在较高的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和血管性死亡风险。高龄、冠心病史、侧支循环差 和出院时mRS>2分是其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诊断椎动脉夹层的主要依据,是观察动脉夹层形态学改变的重要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例应用基底平行解剖扫描磁共振成像(BPAS-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血管外轮廓并动态监测血管形态学改变的颅内段椎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PubMed数据库以"Basi-parallel anato...  相似文献   
9.
绩效量化是从临床实际情况出发,兼顾专科特点及科室当前状况,以实际完成工作质量及数量计算护理工作量.不以年龄、职称作为主要量化指标,充分调动了各职称护士的积极性,促进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护理绩效量化是护理分配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出勤,调动护士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说明书Enterprise支架在严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ICAS)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单中心由颅内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或闭塞病变引起的、3个月内曾发生 低灌注脑梗死或TIA的症状性患者,所有患者经DSA检查确定血管狭窄程度,狭窄率为70%~100%。给 予Enterprise支架置入,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手术技术成功(前向血流mTICI 2b/3级)率、狭窄程 度的变化、围手术期(术后1周内)卒中事件的发生和死亡以及远期血管再狭窄率。 结果 共纳入36例患者,34例为≥70%的狭窄性病变,2例为闭塞病变。36例患者共置入Enterprise支架 38枚,其中2例串联病变置入支架4枚。手术技术成功率94.44%(34/36),狭窄率从(89.21±5.13)% 减至(23.56±3.57)%(P =0.021)。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2例(5.6%),均为穿支病变。平均随访 12.37±3.11个月,无死亡及复发病例。20例(55.56%)患者于术后18.25±2.13个月复查了头颅CTA,其中 1例基底动脉及椎动脉V4段串联病变者,术后8个月CTA复查显示V4残余狭窄消失,但基底动脉残余狭窄 加重约20%,其余患者残余狭窄均消失。 结论 Enterprise支架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但仍需 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