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
2.
本文综合观察了119例脑梗塞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血脂、血糖、其异常率分别为77.3%、55%、23.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从中探讨脑心病变的关系,同时观察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因素对脑梗塞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认知功能障碍(C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睡眠情况。方法 连 续纳入2014 年5 月—2017 年5 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的394 例PD患者,按照CI程度将患者分为PD不 伴认知功能障碍(PD-NCI)组(94 例,23.86%)、PD 伴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组(177 例,44.92%) 及PD 伴发痴呆(PDD)组(123 例,31.22%)。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 表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3 组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及各认知领域情况;采用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 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并对PD 伴发CI 患者的MoCA 量表总分及各认知领域评分与v-PSG 结果进行相 关性分析。结果 3 组患者性别、起病年龄、受教育水平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DNCI 组、PD-MCI 组和PDD 组MoCA 量表总分依次明显降低,分别为(22.20±4.99)分、(17.17±4.36)分和 (10.73±4.85)分(F=143.146,P< 0.01),且MoCA 量表各认知领域评分依次明显降低(P < 0.01)。与PDNCI 组比较,PD-MCI 组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觉醒次数增加(均P< 0.05);与PD-MCI 组比较, PDD 组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觉醒次数增加(均P< 0.05)。PD 伴发CI 的患者的睡眠效率与 MoCA 量表总分及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和注意力评分均呈正相关(P< 0.05),觉醒次数与 MoCA 量表总分及延迟回忆和注意力评分均呈负相关(P < 0.05)。结论 PD患者CI发生率较高,伴发 CI 的PD 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及各认知领域均明显受损,总体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觉醒次数增 加,并与总体认知功能及部分认知领域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特征以及神经病理蛋白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连续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老年病科和神经内科的PD患者186例,将患者分为PD伴发RLS组(简称RLS组)和PD非伴发RLS(简称NRLS)组,采用不宁腿综合征评定量表(RLS-RS)评价RLS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神经病理蛋白(包括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总Tau及不同部位磷酸化tau蛋白)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脑脊液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水平。分析各神经病理蛋白及神经递质与RLS-RS评分的关系。结果 (1)186例PD患者RLS的发生率为42.47%;RLS组的病程明显长于NRLS组(P0.05)。(2)RLS组Hoehn-Yahr分期及UPDRSⅢ评分均明显高于NRLS组(均P0.05)。(3)RLS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均高于NRLS组(均P0.01),而两组间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淡漠评定量表(MAES)和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LS组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水平明显高于NRLS组〔(0.31±0.09)ng/mL比(0.21±0.08)ng/mL,P0.05〕。RLS组RLS-RS评分与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水平呈正相关(r=0.355,P0.01)。(5)RLS组脑脊液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明显低于NRLS组〔(5.53±3.67)pg/mL比(7.97±4.85)pg/mL,P0.01;(13.23±8.14)pg/mL比(19.21±7.50)pg/mL,P0.01〕。RLS组RLS-RS严重度评分与脑脊液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呈负相关(r=-0.274,P0.01;r=-0.360,P0.01)。(6)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水平与多巴胺以及5-羟色胺水平无相关性(r=-0.119,P=0.362;r=-0.127,P=0.327)。结论 RLS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PD伴发RLS患者的运动症状更重,非运动症状中焦虑、抑郁、疲劳更重,睡眠质量更差。PD-RLS脑内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沉积可能是PD-RLS的发生机制,多巴胺缺乏可能是PD-RLS的神经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睡眠障碍(SD)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变化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06—2016-06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老年病科的94例PD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根据评测结果将患者分为PD伴发SD组(PSQI≥5分,PD-SD组)及未伴发SD组(PSQI5分,PD-NSD组)。对PD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疲劳严重度量表(FSS)、UPDRSⅡ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39项PD生活质量问卷(PDQL-39)及PSQI评分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等变化。结果 (1)94例PD患者中57例(60.64%)存在SD。(2)PD-SD组和PD-NSD组在性别构成、年龄、起病年龄、受教育水平及病程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PSQI量表评分结果显示,PD-SD组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SD、使用睡眠药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较PD-NSD组高(均P0.01)。(4)PD-SD组患者UPDRSⅠ评分、FS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和ESS评分、UPDRSⅡ评分、ADL评分、PDQL-39评分明显高于PD-NSD组(P0.05或P0.01)。(5)32例PD患者行v-PSG监测,与PD-NSD组比较,PD-SD组总睡眠时间减少(P0.05),睡眠效率及最低血氧饱和度降低(均P0.05)。结论 PD患者SD的发生率较高;PD-SD患者SD更严重,整体睡眠质量更差;SD明显影响PD患者其他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焦虑与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NMS)的关系.方法 对124例PD患者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测,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并完成相关运动症状及NMS量表评测.结果 (1)124例PD患者焦虑发生率为33.87%,焦虑和抑郁共病率为31.45%;(2)两组患者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相关量表评测结果分别为:Hoehn-Yahr分期:2.48.±0.80 vs.2.04±0.78;UPDRS-Ⅲ (运动):30.68 ±9.91 vs 24.70±12.25;"开-关"现象发生率:35.71%vs.17.07%,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O.05);(3)焦虑组患者出现NMS个数为(14.57±3.83)个,非焦虑组患者为(1 0.03.±5.25)个,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焦虑组抑郁、性生活障碍、不宁腿综合征、淡漠、白天思睡、入睡困难、眩晕、疼痛、噩梦以及体位性头晕等NMS发生率高于非焦虑组,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NMS相关量表评测结果分别为:UPDRS-I(精神、行为和情绪):4.74±1.93vs.2.93±1.84;HAMD:19.41±6.97 vs.9.82±5.83:PSQI:19.48±6.36 vs.12.37±6.47;ESS:6.69±5.62 vs.3.56±3.34;SCOPA-AUT:43.48±7.75 vs 36.76±7.33;RLSRS:21.77±6.51 vs.17.29±7.27,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UPDRS-Ⅱ(日常生活活动)以及PDQL评分结果分别为:15.29±5.85 vs.12.22±5.39、128.62±20.51 vs.149.30±20.1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焦虑是PD常见的NMS之一,与运动障碍的程度以及运动并发症相关;PD伴发焦虑患者NMS的发生率高,个数多,精神、行为、情绪、睡眠、自主神经障碍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睡眠障碍(SD)的特点、影响因素、与运动症状(MS)及非运动症状(NMS)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132例PD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爱泼沃斯瞌睡量表(ESS)评估患者睡眠状况,完成相关MS、NMS及生活质量量表的评定。结果 (1)132例PD患者中86例(65.2%)伴发SD(PSQI评分≥5分),为SD组,PSQI平均分为(9.7±3.9)分;46例(34.8%)不伴发SD(PSQI评分<5分),为NSD组;同时完成ESS量表评定的114例患者中,15例(13.2%)有白天困倦(ESS评分≥10分),ESS平均分为(13.5±3.2)分,99例(86.8%)无白天困倦(ESS评分<10分)。(2)PD患者PSQI量表前三位因子及评测结果分别为白天功能紊乱(1.6±1.0)分,睡眠紊乱(1.3±0.5)分,主观睡眠质量(1.3±0.8)分。(3)SD组和NSD组除受教育水平(P=0.032)外,性别、年龄、起病年龄、病程、起病侧别及临床类型均无显著差异(P>0.05)。(4)SD组和NSD组除了统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Ⅲ评分外(P=0.007),H-Y分期、改良Webster评分、剂末现象个数、UPDRSⅣ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5)SD组NMS个数、运动症状期后NMS个数明显多于NSD组(P=0.000),而运动症状期前NMS无显著差异(P>0.05);SD组眩晕、噩梦、入睡困难、白天思睡、性生活障碍、性冷淡、焦虑、抑郁、淡漠、注意力下降、疼痛及梦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SD组(P<0.05);SD组UPDRS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ESS、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疲劳量表(FS-14)、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及不宁腿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定量表(RLSRS)评分均明显高于NSD组(P<0.05)。(6)SD组UPDRSⅡ、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高于NSD组(P<0.05);SD组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L-39)量表评分明显低于NSD组(P<0.05)。(7)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抑郁与PSQ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抑郁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入选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及老年病科经诊断确诊为PD的患者(178例),评估抑郁情况后分为两组:抑郁组(107例)和非抑郁组(71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非运动症状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评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受教育程度(P<0.05)、病程(P<0.05)、统一PD评定量表Ⅲ(UPDRS-Ⅲ;P<0.001)、Hoehn-Yahr(P<0.01)、UPDRS-Ⅳ(P<0.00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P<0.05)、疲劳评定量表?14项(FS-14;P<0.001)、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筛查量表(RBDSQ;P<0.01)、不宁腿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定量表(RLSRS;P<0.001)、UPDRS-Ⅱ(P<0.001)、39项PD生活质量问卷(PDQL-39;P<0.001)评分以及焦虑的发生率(P<0.0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A(OR=1.282,P<0.001)和UPDRS-Ⅱ(OR=1.149,P<0.05)量表的评分结果是PD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与非抑郁组相比,PD伴发抑郁患者的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更易出现焦虑、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疲劳及不安腿等多种非运动症状;焦虑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会增加PD伴发抑郁的风险;抑郁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探讨帕金森病(PD)伴发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NMS)的关系。方法 对连续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和老年病科的165例PD患者采用不宁腿综合征评定量表(RLS-RS)评价RLS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分为RLS组和非RLS(NRLS)组,并完成运动症状及NMS量表的测评。结果 (1)165例PD患者RLS的发生率为42.4%;RLS组的病程明显长于NRLS组(P<0.05)。(2)RLS组Hoehn-Yahr分期及UPDRS Ⅲ评分均明显高于NRLS组(P<0.05)。(3)RLS组剂末现象与异动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RLS组(P<0.05);两组开关现象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4)RLS组NMS发生的平均例数多于NRLS组(P<0.05);RLS组近记忆力减退、抑郁、焦虑、注意力下降、淡漠及性功能障碍等NM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NRLS组(P<0.05)。(5)RLS组与NRLS组NMS的相关量表测评结果比较,UPDRS Ⅰ,HAMD,HAMA,PSQI,FS-14,FSS和SCOPA-AUT症状的种类和SCOPA-AUT症状的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oCA,MAES和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RLS组与NRLS组的UPDRS Ⅱ及PDQL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LS是PD常见的NMS之一,与运动障碍及运动并发症有关;PD伴发RLS患者的NMS发生率更高,精神、情感、自主神经功能及睡眠障碍更突出,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震颤型与姿势步态异常型等不同运动表型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110例PD患者,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评价运动症状,并分为震颤型(tremor-dominant,TD)70例,姿势步态异常型(postural instability and gait difficulty,PIGD)40例;采用一系列非运动症状量表评价非运动症状;检测110例PD患者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β amyloid,Aβ)1-42、总tau、磷酸化tau蛋白,磷酸化位点分别是:231苏安酸位点(P-tau231t)、181苏安酸位点(P-tau181t)、396丝氨酸位点(P-tau396s)和199丝氨酸位点(P-tau199s)水平的变化;将(total tau,T-tau)震颤评分和姿势步态异常评分与脑脊液中上述病理蛋白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PIGD组患者姿势步态异常、强直和运动迟缓评分较TD组明显升高,而震颤评分明显下降,MoCA中注意力评分明显低于TD组,生活质量较TD组患者下降更明显.②PIGD组和TD组脑脊液中总tau、P-tau231t、P-tau181t、P-tau396s和P-tau 199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脑脊液中Aβ1-4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IGD组P-tau181t水平较TD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Aβ1-42水平较TD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③单因素分析发现,PD患者姿势步态异常评分与脑脊液P-tau181t水平、H-Y分期、病程、焦虑、抑郁、疲劳及淡漠呈显著正相关,与脑脊液Aβ1-42及认知功能呈显著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PIGD组患者姿势步态异常评分与脑脊液中P-tau181t水平、H-Y分期呈显著正相关,与MoC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PIGD组患者,姿势步态异常、强直和运动迟缓均明显重于TD组,生活质量较TD组明显下降.PD患者姿势步态异常表型与脑脊液中P-tau181t水平呈正相关,与脑脊液中Aβ1-42水平呈负相关;PIGD组患者较TD患者更易发生认知障碍,Aβ1-42过量沉积与脑内脑脊液中P-tau181t水平升高,导致认知相关脑区神经元变性死亡,可能是PD患者姿势步态异常与认知障碍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