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在超重危险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出影响超重的危险因素,为超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超重标准的518名超重者和518名对照,应用SPSS 16.0中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CHAID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两个预测模型的效果。结果 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两个危险因素:年龄大、食盐量大,而女性是保护因素。除上述3个因素外,决策树模型还分析出吸烟、饮酒也是超重的危险因素,决策树模型对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超重风险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0.0%和74.9%。决策树模型的灵敏度为(85.6%)、约登指数(55.6%)、正确分类百分比(74.9%)均高于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57.9%,45.4%,72.7%),特异度(70.0%)低于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87.5%)。决策树模型ROC曲线下面积稍大于logistic回归模型(0.720 vs 0.670,Z=1.784,P=0.038)。结论采用CHAID法建立超重相关因素模型是可行的,其预测结果可为超重的防治提供依据。倡导居民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将有效控制超重及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Notch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出血性颅内动静脉畸形(AVM)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温州医学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AVM患者,共35例,根据病史和影像学特点,将AVM患者分为出血性AVM组(简称出血组)27例、非出血性AVM组(简称非出血组)8例,应用免疫组化、荧光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两组畸形血管团内Notch1和VEGF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①在出血组和非出血组中,Notch1和VEGF在畸形血管团内皮细胞均表达明显,但两组Notch1、VEGF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出血组的Notch1 mRNA水平为1.9±1.7,高于非出血组的1.5±0.6;出血组的VEGF mRNA水平为4.2±3.0,高于非出血组的2.9+2.7,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经Spearman相关分析,颅内AVM的Notch1与VEGF的阳性细胞率(r=0.638,P〈0.05)及其mRNA水平(r==0.611,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Notch1、VEGF在出血性AVM和非出血性AVM中均表达升高;但在出血性AVM中无特异性,Notch1与VEGF可能协同参与颅内AVM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13例急诊行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泡样动脉瘤4例,载瘤动脉或瘤颈撕裂6例,复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术中对血泡样动脉瘤和撕裂的动脉瘤采用缝合技术重塑载瘤动脉或瘤颈,对复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行搭桥术,其中成功夹闭12例,1例术后再出血后死亡。12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1.0±3.7)个月(7~19个月),术后复查头颅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其中2例血管狭窄。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Ⅴ~Ⅳ级)10例,恢复较差(Ⅲ级)2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几种生化指标与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的关联性,并用ROC曲线探究存在关联性指标的诊断界值点。方法分别将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痛风患者分别组成组1、组2和组3,并对3组病人的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5种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组间差异。构建分析模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能预测终点的因子,得出回归方程和预测值,并对预测值等做ROC预测。结果组1患者在TC、TG、UA和LDL-C指标上均高于组2和组3,在HDL-C上组1水平均低于组2与组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通过模型所生成的预测值对研究结果的诊断预测效果最好,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90.1%,回归方程:预测值=23.154-0.715(TC)-1.351(TG)-0.031(UA)-1.444(HDL-C)+3.455(LDL-C);通过ROC曲线确定TG、TC、LDL-C、HDL-C的诊断界值点分别为2.94、4.74、3.39、0.85 mmol/L。结论生化指标TC、TG、LDL-C、HDL-C等指标与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疾病有密切关联性,定期检测与监控能较好的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5.
所有颈动脉血管支架成形术(CAS)并发症中,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在所有国内发表的此方面研究中不足1%[1],且仅为个案报道及小样本文献回顾分析,没有具体描述急性、亚急性血栓事件以及颈动脉支架内完全闭塞的血运重建策略。不同于急性颈动脉支架血栓形成(aCSTH),CAS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sCSTH)致颈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治疗有其特殊性。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例CAS术后sCSTH致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回顾进一步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可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并发颅内血肿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的33例前交通动脉瘤并发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单纯动脉瘤夹闭7例,单纯血管内栓塞10例,夹闭或栓塞术后联合降低颅内压手术16例,电话或门诊随访,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随访时间3-40个月,平均随访22.8个月,GOS 5分13例,GOS 4分11例,GOS 3分1例,GOS 2分3例,死亡5例.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并发颅内血肿患者病情复杂,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或脑室外引流等降低颅内压在外科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调节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的卷曲螺旋激酶(ROCK)信号通路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打击法构建TBI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金丝桃苷低剂量(60 mg/kg)组、金丝桃苷高剂量(120 mg/kg)组、金丝桃苷高剂量(120 mg/kg)+空载组、金丝桃苷高剂量(12 0mg/kg)+RhoA过表达组,每组均10只,另取10只健康大鼠设定为假手术组,采用金丝桃苷和质粒分组处理后,以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NSS)和避暗实验检测大鼠神经损伤;以伊文思蓝(EB)定量法检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以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血脑屏障超微结构损伤;以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与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脑组织RhoA/ROC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脑屏障结构发生损伤,步入潜伏期、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mNSS评分、犯错次数、脑组织EB含量、血清及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次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阴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首次DSA阴性s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根据首次头颅CT检查结果,中脑周围出血(PM-SAH)22例,非PM-SAH28例;其中非PM-SAH为局灶性8例,脑室内2例,弥漫性(SAH≥2个脑池)18例。5例DSA复查阳性患者均诊断为动脉瘤,位置包括基底动脉上段穿支、基底动脉下段穿支、前交通、小脑前下、小脑后下各1例。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98%(49/50)。DSA复查阴性的4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再次出血;DSA复查阳性的5例患者,有1例死亡。对于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及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随访4年未见复发;对于基底动脉穿支夹层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背侧,行开颅夹闭,术中未发现出血破口、被迫夹闭基底动脉,术后死亡;对于前交通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中发现为假性动脉瘤,行前交通缝合,随访2年未见复发;1例穿支夹层动脉瘤观察随访6个月自愈,随访4年无再次出血。结论首次DSA阴性的sSAH患者大部分预后良好,但复查DSA阳性率偏高。尤其对于非PM-SAH患者,实施二次DSA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