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34岁,因人流术后腹痛12天,进行性加重一天于2006年12月23日急诊入院。既往月经规律,孕3产2,有1子1女,身体健康。12d前因停经近两月于某县医院检查,测尿绒毛膜性腺激素阳性,诊断为:早孕,行人流术。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出生前及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等。腰部肌力低下,坐位前倾,脊柱后突,脊柱侧弯反射残存(〉3个月仍存在),体轴回旋差是小儿脑瘫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笔者2003—2006年期间运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CP腰肌无力,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由Gelineau于1880年首先描述,又称为Gelineau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白天突然发生的、为时短暂的、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睡眠,多伴有一种或数种症状,包括猝倒症、睡瘫症和入睡幻觉,也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征[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我国患病率估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在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治疗中按照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对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以及不良反应控制的作用。方法 按照比较治疗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纳入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0月,按照双盲法分组的方式,取组内40例患儿开展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40例患儿则开展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治疗,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儿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患儿整体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耶鲁评分,在治疗前两组患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3、4周,观察组耶鲁评分均低于优势(P<0.05)。结论 在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抑肝扶脾针法配合耳穴压豆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对该部分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并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达到帮助患儿进行恢复...  相似文献   
5.
6.
针刺治疗脑瘫患儿听力障碍6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瘫患儿听力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耳前三穴、晕听区等穴位。结果痊愈53例(76.8%),显效10例(14.5%),有效5例(7.24%),无效1例(1.45%),总有效率98.55%。结论针刺耳前三穴和晕听区对治疗脑瘫患儿伴听力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腰肌无力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出生前及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等[1]。腰部肌力低下,坐位前倾,脊柱后突,脊柱侧弯反射残存(>3个月仍存在),体轴回旋差是小儿脑瘫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笔者2003-2006年期间运用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瘫患儿听力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耳前三穴、晕听区等穴位。结果痊愈53例(76.8%),显效10例(14.5%),有效5例(7.24%),无效1例(1.45%),总有效率98.55%。结论针刺耳前三穴和晕听区对治疗脑瘫患儿伴听力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脑瘫患儿不仅存在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智力落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营养不良[1]、体重低、体质差、免疫低下[2]、易感染等问题,影响及制约脑瘫患儿的康复。笔者所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神经康复病区近1年来在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加用俞募穴针刺法,观察其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发育、体格发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次数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按照2006年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修订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