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高场MR下肢动脉增强造影(contrast-enhanced MRA,CE-MRA)使用较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3 T MR仪,测定对比剂Gd-DTPA浓度(0.5~6.0 mmol/L)与CE-MRA信号强度的关系.选定临床可能应用的浓度值(0.5、1.5、2.5、4.0 mmol/L),对人造血管狭窄模型进行CE-MRA扫描并与DSA相对比,依据管腔表现能力初步确定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对比剂低剂量范围.之后选用较低剂量13 ml Gd-DTPA(相当于1.1~1.3 mmol/L血液浓度)对78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进行了三段法CE-MRA扫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小腿动脉狭窄诊断率及其静脉污染影响程度进行了Fisher's确切检验.将其中有DSA检查的22例按照不同动脉节段(共220节段)及狭窄程度(划分为4级)与DSA结果进行了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Gd-DTPA在0.5~6.0 mmol/L范围内,浓度与信号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应用较低浓度(1.5 mmol/L)Gd-DTPA进行CE-MRA可获得血管模型狭窄信息.临床数据分析表明低剂量对比剂对于膝以上动脉成像可诊断率达97.4%(76/78),膝以下动脉造影质量受静脉污染显著影响,污染存在与否其诊断率分别为20.0%(31/155)及43.2%(67/155)(P<0.01).22例患者以DSA为标准,CE-MRA诊断狭窄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0%(168/175)及73.3%(33/45)(K=0.72,P<0.01);但膝以下动脉诊断符合率(K值0.43~0.63)低于膝以上动脉(K值0.75~0.82).结论 低剂量13mlGd-DTPA可以应用于临床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的CE-MRA检查,并且与DSA相比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但小腿静脉污染是CE-MRA检查中需要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全脑灰质体积的变化,探讨PD患者的脑灰质结构异常模式.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46例PD患者和19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NC)被试者作为研究对象.46例PD患者按改良的Hoehn-Yahr (H-Y)分级标准又分为2个亚组,25例早期PD(ePD)组和21例中晚期PD(maPD)组.所有受试者在3.0T超高场磁共振仪进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并获取三维高分辨T1WI数据,采用VBM-DARTEL(voxel-based morphometry-diffeomorphic anatomical registration through exponentiated lie)方法分析比较PD组与NC组、ePD组与maPD组间的脑灰质体积差异.结果 与NC组相比,PD组双侧额叶、颞叶、岛叶、扣带回、海马、梭状回、小脑及右侧楔叶、楔前叶等脑区的灰质体积减小,全脑灰质未见体积增加.与ePD组相比,maPD组双侧额叶、颞叶、岛叶、扣带回、直回、舌回、梭状回、海马、杏仁核及小脑等脑区的灰质体积减小.结论 VBM方法客观提示了PD存在广泛的脑灰质萎缩,且随病程的进展更为显著.PD脑结构的变化存在特定的空间分布模式,可能与PD的病理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3.
LDRD胸片心脏成像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剂量数字化X射线机(low-dose 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ic device,LDRD,北京航天中兴医疗有限公司产品),由于其价格低廉,性能优越,有4种机型可满足不同的要求,对广大中小医院极具吸引力。LDRD成像是逐行扫描后重建所得,具有不同时相成像的特点。在胸部摄片时,由于心脏的不停跳动,势必使心脏成像具有与传统X线摄片不同的特点,但目前有关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所做LDRD胸片心脏成像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27例,静脉血管瘤25例)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SWI与其它常规序列对隐匿性血管畸形病灶显示和检出能力的差异。结果:在所有27例海绵状血管瘤病例中,SWI发现病灶数目最多,其它序列发现病灶数目均明显少于SWI;在所有25例静脉血管瘤病例中,SWI较其它常规序列更清晰地显示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均呈现特征性的“海蛇头”样表现。结论:SWI能够较常规序列更敏感地发现海绵状血管瘤、静脉血管瘤病变,是诊断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可靠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隐匿性血管畸形的常规检查序列。  相似文献   
5.
DWI及SWI序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DWI)和磁敏感加权(SWI)序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和影像证实的急性DAI患者的MRI资料,包括常规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以及DWI和SWI序列,分别比较各序列对DAI非出血性和出血性病灶的检出数目,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信号特征。结果DAI病灶主要分布在白质、皮髓交界区、基底节、胼胝体、脑干及小脑等区域。DWI对非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其它序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WI对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其它序列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和SWI序列联合应用大大提高DAI病灶的检出率,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应作为MRI检查DAI的常规和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方法检查胆道梗阻,探讨其对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SiemensNovus1.5T超导磁共振仪对68例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MRCP和常规轴位TSE/T2WI检查。结果MRCP诊断良性病变59例,其中胆道系统结石47例,胆道疾病术后5例,胆管炎、胆管发育异常各3例,胆道蛔虫1例;恶性病变9例,其中肝癌、肝内胆管癌5例,胰头癌3例,壶腹癌1例,对胆道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5.6%,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2%。结论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对胆道梗阻尤其是良性梗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高分辨率磁共振扫描技术在颅内动脉狭窄处管壁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T 磁共振扫描仪,应用3D-TOF,TIRM,T2WI,T1WI(平扫+增强)序列对37例颅内动脉造影证实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扫描。结果3例患者因躁动及幽闭恐惧等原因无法完成扫描,其余34例患者正常完成扫描,可以有效的显示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及原因。结论应用3.0T 磁共振高分辨率扫描技术,可以明确显示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及原因,提供更有意义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下肢动脉标准三段法3D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与小腿及足踝部时间分辨力3D动态增强动脉造影(TR-MRA)对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狭阻性病变的诊断能力.方法 应用3.0T MR扫描仪对连续检查的29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患者进行扫描.先对患侧小腿及足踝部行矢状位3D TR-MRA,再行标准自动移床三段法3D CE-MRA从腹主动脉下段扫描至足部,对患侧小腿及足踝部的CE-MRA及TR-MRA两种图像进行评价.将膝以下动脉划分为12节段,对每节段动脉成像质量及小腿静脉污染程度进行3分法评价,应用秩和检验及配对t检验对两种不同成像方法所得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对29条患肢小腿及足踝部动脉血管共348个节段进行了评分.TR-MRA对病变动脉的累计评分为33.17±3.63,显著大于三段法CE-MRA的27.34±4.47(P<0.001),且CE-MRA对于远段动脉诊断能力呈下降趋势.TR-MRA图像均不受静脉污染影响,平均得分为1.10±0.31,而CE-MRA有13条肢体因静脉污染而影响诊断,平均得分为2.17±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CE-MRA明确判断膝以上动脉病变程度的基础上,结合动态TR-MRA,可以避免静脉污染而全面观察小腿及足踝部细小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