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至2005年收治寄生虫引起癫痫5例,报告如下。例1男,10岁。进行性头痛6个月伴频繁呕吐7d入院,同时伴有频繁癫痫发作。1年前有多次食生蟹史。查体:嗜睡,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CT平扫示:左丘脑内侧混合密度,有不规则囊性变,大小约2cm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评价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方法肠外营养组(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肠内营养组(EN组)术后第1日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日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瑞素,并逐步增大剂量,减少静脉支持。在术后各个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各项指标及营养免疫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 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EN组营养和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PN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岩斜区位置深在,与脑桥、延髓、第Ⅴ~ⅩⅡ对脑神经、颈内动脉、颈静脉球及海绵窦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的难题,肿瘤周围结构复杂,全切除受到很大限制,术后并发症也多.我科自1991年7月至2007年1月,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肿瘤51例,结合文献重点讨论岩斜区肿瘤的治疗、术前评估、手术入路和技巧.  相似文献   
4.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d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d开始经空肠造瘘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质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d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5/20),明显低于PN组45.00%(9/20)。结论胃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减张缝合保留骨瓣对ICR的影响,方法:通过颅内压监护,对减张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第一天,减张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术后第三天,第五天减张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硬膜减张缝合保留骨瓣,在水肿高峰期有效缓解颅内压,减少去骨瓣后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7岁、同反复发热、头痛ZW月.伴腰痛、双下肢麻木15天于l卯9年5月19日入院.以结核性脑膜炎在传染科治疗。人院前15天出现双脚尖发麻.卜行性发展至*腹水平,并伴进行性发展之下肢乏力。入院前3天,出现大、小便困难.腰痛明显,发作性双下肢强直持续约2~3分钟,每日十数次。神经系统查体:左下肢肌力p”。右下肢肌力m”一张力不高.双侧T7以下平面痛、温、触觉减退,双腹壁反射消失.双膝反射、踝反射亢进,右踝阵李(+),双侧巴彬斯基征(抖)、入院后CT检查及谁管逆行造影,发现Tll平面推管完全梗阻,转神经外科急行T…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菌群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20年10月泸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普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34~59岁,平均46.7岁;道路交通伤42例,高处坠落伤34例,其他4例.另选取同期到笔者医院接受体格检查的80名健康志愿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5~58岁,平均46.9岁)进行对照研究,将其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大便标本中双歧杆菌、葡萄球菌、乳酸菌、肠杆菌、肠球菌韦荣球菌、梭状芽胞杆菌、假单胞菌、真菌、类杆菌等菌群种类表达情况,比较两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分析观察组患者院内生存情况,并通过Spearman系数分析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菌群表达与其肠黏膜屏障功能及院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葡萄球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28d内生存率为77.50%,体内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与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院内病死率呈明显负相关(P<0.05),葡萄球菌数量与降钙素原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院内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急性腹部钝性伤休克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明显降低,葡萄球菌数量明显增高,均可能通过破坏其肠道黏膜功能而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8.
胃结石食管中上段嵌顿误诊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人 女 ,60岁。反复剑突下阵痛 50d ,渐加剧伴腹胀。频繁呕吐 4d ,胸骨上窝内疼痛、吞咽困难 2d。查体见病人急性痛苦病容 ,中度脱水貌。颈前区略肿 ,气管居中 ,甲状腺不肿大 ,胸骨上窝压痛明显、拒按。上腹部柔软 ,无压痛。X线吞钡片示胸椎 3~ 5水平有大约 6cm食管壁黏膜中断破坏、内有不规则龛影 ,上段食管扩张 ,钡剂尚能通过 (图 1 )。诊断食管中上段癌。拟定限期手术。口服甲硝唑液 30ml,每日 3次 ,嘱病人流汁饮食 ,加强营养支持。因手术排满又遇周末故推迟 2d。入院 1 8h病人诉胸骨上窝内疼痛明显减轻 ,初次X线胸片主动…  相似文献   
9.
陈溉  姚健  官禹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391-3392
目的:总结顽固性气胸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病人采用小切口下应用可吸收性聚乙醇酸(PGA)修补材料修补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的肺漏气和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截止2008年12月底,27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小切口下应用可吸收性PGA修补材料治疗顽固性气胸使手术后肺漏气时间缩短,病变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陈溉  姚健  官禹 《西部医学》2009,21(6):918-919,92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天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重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天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